董元恺
日落山空响梵,风来树杪生涛。一卷洞中周易,三杯醉后离骚。 译文:太阳落山后,空旷的山峰回荡着佛教梵音,一阵风掠过树枝,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大海波涛汹涌。我随手翻阅了手中的《周易》,酒入愁肠三分醉意,不禁想起了屈原的《离骚》。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宁静与壮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的“日落山空”和“风来树杪”等词汇富有画面感
南歌子·闺怨 郎似江边水,侬如江上花。花落水无涯。东风吹欲起,逐风斜。 注释与译文: 1. 诗意理解: - “郎似江边水,侬如江上花。” 这句诗中,“郎”比喻为“江边水”,意味着男子像江河之水般宽广、深邃而不可测;“侬”则比作“江上花”,意指女子犹如水中盛开的花朵,美丽而易逝。这里的对比不仅描绘了男女间的自然差异,也暗示了女子命运的无常与脆弱。 - “花落水无涯。”
【注释】: (1)三台:山名,在今浙江余姚。 (2)策杖:拄着手杖。 (3)丹梯:红漆梯子。 (4)肩舆:轿子。 (5)绿意:指嫩草,亦喻新意。 (6)莺:黄鹂鸟。 【译文】: 手持红色竹杖登山游览,肩搭轿子观赏绿草嫩芽。争先恐后献上新茗,忽听黄鹂叫声悦耳动听。 赏析: 《三台·令洞庭杂兴》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登高所见,下片写游中所感。全词以“三台”为题
【注释】 三台:古时称帝王所居之处。令:即“命”的意思。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杂兴:即随兴而作的诗。少伯:春秋时楚大夫沈尹戌(字子佩),字子禽,又称沈子国。角里先生:指孔子。山果:山核桃。赧颜可摘:指柿子、栗子等果实成熟了,可以摘下来食用。缩项旋烹:指湖鱼游动起来,可以马上煮来吃。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句写诗人对君王的讽谏,次句写民间的传说。第三句以物喻人
【注释】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闺怨:指妇女在丈夫不在家时,对夫君的思念。 侬:你。 冰为枕,檗(bó)作衾:把冰块当枕头,用苦竹叶做成被子。 一夜苦寒侵:一夜寒冷难忍。 五更天欲曙:五更时分即将天亮的时候。 涕淫淫:泪流不止的样子。 【赏析】 词的上片写闺中女子独处时的孤寂和哀怨。起句“侬取冰为枕”,以女主人公的口吻写出她对冷冬的畏惧。“侬持檗(bó)作衾”,则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幽是:幽深,深邃。包山林屋:指隐逸的山水林舍之地。高为:高峻,高耸入云。飘渺:形容山势高远、云雾缭绕。仙峰:仙人居住的山峰。揽胜:欣赏风景。石公石姆:传说中的神仙。大龙小龙:指神话中的龙。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洞庭湖风光的诗。诗人以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用“幽是”来开篇,表达了他对这片山水林舍之地深深的热爱,认为这里才是真正的隐居之地。接着
【注释】三台:即《岳阳楼记》中的“岳阳楼记”。范缓、雾髻云鬟:形容云雾缭绕的山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洞庭湖风光的七言绝句,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绘,赞美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 第一句“万顷平湖似镜”,描绘出洞庭湖宽阔的湖面如明镜般平静,湖水清澈见底。第二句“千峰列嶂如环”,则描绘了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一道道环绕的屏障,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第三句“处处倪迂范缓”
诗句释义: - 明月斜夜坐:在月光下斜着身子坐着,意味着诗人在孤独地沉思或等待。 - 篆烟红:篆刻般的烟雾弥漫开来,呈现出红色。 - 泪花绿:眼中闪烁的是泪水,而泪水又显得是绿色的。 - 银汉迢迢堕入怀:银河(天河)遥远地悬挂在天边,仿佛坠入怀中,形象地描绘了星空的辽阔与自己的渺小。 - 黄河万里响心曲:黄河流经万水之长,发出悠远的声音,象征着内心的感慨和思绪。 译文: 在明亮的月光下
闲中好。别意生庭草。 含泪向窗纱。残痕照落花。 注释: 1. 闲中好:在空闲中感到美好。 2. 别意生庭草:离别的情意让庭中的草生长起来。 3. 含泪向窗纱:流泪看着窗户上的纱帘。 4. 残痕照落花:落花的残迹映照着窗纱。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闲暇之时,因离别之情而生出的感慨。词中用“闲中好”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别意生庭草”则暗示了离别的情境
闲中好。春信吹芳草。 裙带绿于烟。东风又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