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
这首诗的译文是: 弼承索近诗复贶佳句辄次元韵奉和诗以语志不必更及乎诗也伏惟一览而已 赋分萧条只自如,生平常向官情疏。 亡功每叹孤明主,得谢何妨作老夫。 官品尚叨三事贵,世缘应信一毫无。 病来髀肉消几尽,尤觉阴阳系惨舒。 注释: 1. 赋分萧条只自如:形容自己的心境如秋风中的落叶一样,虽然身在仕途却感到孤独和落寞。 2. 生平常向官情疏:形容自己对官场的冷漠,与世俗的距离感。 3. 亡功每叹孤明主
注解1:乞骸,古代官员因年老请求退职的雅称。 注解2:君王,指皇帝。 注解3:怜久疾,指怜悯臣子长期患病,不忍其离去。 注解4:肯教,意思是“难道不会让”或者“难道不让”。 注解5:衰残,形容人衰老衰弱。 译文:今年是乞骸还乡的一年,我在去年就已辞官回家了。都是为了君王怜悯我的病久治无效,才让我早早退休,好让我能养足力气。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君王的感激与敬仰之情
注释: 渤澥:大海,这里指渤海。宣和:宋徽宗年号(1119-1125),宣和为第十个年号。渤海:古代对今河北、辽宁一带的称呼。渤海在辽朝以前称为“东平府”。旅翮:鸟展翅远飞时羽毛的纹理。翮:鸟的翅膀。朱邸:朱红色的宫殿,这里代指京城。负前期:背弃前约。朱邸:皇宫,这里指京城。东城:洛阳东门,即东城门外。骑:骑马。行乐:游览游乐。南浦:南方的水边。春波:春天的水波。怨别离:因离别而怨恨不已。对竹
睢阳五老图 休官致政老年闲,庙堂尝享着袍冠。 调和鼎鼐施霖雨,燮理阴阳佐武桓。 念国不忘先世烈,归乡岂念旧庐寒。 我辈若从亲炙授,仪容如在使人看。 译文: 退休归隐,过着悠闲的老年生活,曾经在庙堂上享受过袍服和冠饰。 调和天地之气,如调和锅鼎般地调节阴阳,为辅佐武侯而努力。 怀念国家,不忘先人的英勇壮举,回到家乡,难道还惦记着那寒冷的旧居? 如果我们能像他们那样亲身学习
注释: 弼承索:指诗人王弼继承并效仿索靖的诗歌创作。近诗:近期创作的诗歌。复贶:再次赠送。佳句:美好的诗句。辄次:随意创作,即应和。元韵:原韵,指原作中的押韵字。奉和:应和,即作诗回应。以语志:用这些来表达志向。不必更及乎诗也:没有必要再深入探讨诗歌的创作技巧。伏惟:敬辞,表示敬意。一览而已:一目了然,无需多言。 释义: 我继承并效仿索靖的诗歌创作,再次赠送您美好的诗句,随意创作,就是应和
【注释】:1.夷清韩颂古皆无,更得高平小楷书。夷清韩颂是范滂的名篇,但已经失传了。现在又得到了高平的小楷书法,真是如获至宝。2.旧相嘉篇题卷后,苏家能事复何如。这是说,范滂在世时,曾经为苏武所写的《诗》作过题解。现在范滂已死,苏家的人还能像他那样做文章解说诗文吗? 【赏析】:这首诗是赞美范希文手书伯夷颂墨迹的一首七绝。诗中先赞扬了范希文手书伯夷颂墨迹的书法艺术,接着用“夷清韩颂”两句典故
【注释】: 台上再成乱道走书呈尧夫:指作者在朝廷上因事与宰相发生意见冲突,被罢免。 密雪终宵下,晨登百尺端:大雪整整下了一宿,早晨登上了高高的城楼。 瑞光翻怯日,和气不成寒:瑞光反射的光芒让作者感到害怕,温暖的空气让人无法忍受寒冬的寒冷。 天末无织翳,云头未少乾:天空中没有云彩遮蔽,云层上方也没有太阳晒得发红。 四郊闻击壤,农望已多欢:听到远处农民击打的土块声,农民们已经盼望春天的到来了。
涵虚阁 画阁高连百雉城,涵虚应不愧标名。 门前柳色兼旗色,座上琴声杂佩声。 肯羡五湖归范蠡,未饶三径隐渊明。 我来恰值初晴后,山影波光分外清。 注释:涵虚阁:指诗人的居所。画阁:形容建筑宏伟华丽。高连百雉城:形容楼阁高耸入云。涵虚应不愧标名:意指此楼阁之名与“涵虚”二字相得益彰,无愧于“涵虚”两字的美誉。门前柳色兼旗色:指门前的柳树和旗帜的颜色相映成趣。座上琴声杂佩声:指坐在阁中听琴时
注释:高高的阁楼对着远处的山,雨后愁思让人看不清楚。我想用梳妆的方法来暂时消遣一下,然而幽深的思绪却难以排遣。 赏析:尧夫先生在这首诗中展示了其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雨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远山、高阁、雨后等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尧夫先生还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远山拟人化,使其仿佛有了生命,更加生动形象。此外
过邵尧夫先生 先生自卫客西畿,乐道安闲绝世机。 再命初筵终不起,独甘穷巷寂无依。 贯穿百代尝探古,吟咏千篇亦造微。 珍重相知忽相访,醉和风雨夜深归。 注释: 1. 先生:这里指作者的朋友邵尧夫先生。 2. 自卫客西畿:从外地来到京城。 3. 乐道安闲世绝世机:乐于研究学问,生活悠闲,不追求功名利禄。 4. 再命初筵终不起:在宴会上再次被请时,他仍然不起立。 5. 独甘穷巷寂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