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怀深
【注释】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一:资福,即指佛经。训童行颂是教导儿童学习佛法的诗歌。 香积厨中:寺院中用来烹煮食物的厨房。 五湖龙象:佛教语,指佛祖释迦牟尼及其四位弟子(迦叶、阿难、优波毱多、摩诃迦叶)。 丛林:丛林是佛教用语,指修行人的集体居住地。 瞻(zhān)星望月:仰望星辰,遥看月亮。 辛苦:辛勤劳苦。 须信因深果亦深:应该相信,因为因果很深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其内容如下: 拳手相交不可为,粗豪非是出家儿。 遭人唾面须揩却,到底饶人不是痴。 注释与赏析: 1. 注释: - 拳手相交不可为:意为与人交手或争执,不应采取强硬手段。 - 粗豪非是出家儿:粗犷豪放并非出家人的风范。 2. 译文: 与人争斗时,应避免强硬对抗。 粗犷豪放并不代表是出家人。 3. 赏析: 此诗通过“拳手相交不可为”和“粗豪非是出家儿”
【注释】 资福训童行颂:资福寺的僧人们教导儿童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首诗是其中的第十九篇。 有时缘干到街头:有时候为了到街上去,要翻过山岗。干:通“冈”,山岗。 照顾沩山水牯牛:指照看沩山的水牛。沩山,在今湖南省长沙县西面。 门外草深常管带:在门外草地深处常常有人看守。 等闲失却便难收:一旦丢失就难以收回。 【赏析】 这首诗是僧人为教导儿童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而作的一首颂体诗
注释:论政已经肩负起裴相国的重任,谈论禅理应该笑傲于老维摩。 道存,意为道存在。休恨,意为不要怨恨。一语投机,意为一句话就能投合心意。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孙大夫的才华和智慧,认为他在政治和宗教上都能有所建树,而且他的言谈举止总是能与对方产生共鸣,让人感到愉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孙大夫的敬佩之情,希望他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二时:指早晨和傍晚。 普请:泛指邀请,招待。 都胜:胜过。 闲话:闲谈。 吧吧:象声词,形容说话声音的长短、高低。 【赏析】 《资福训童行颂》是一首劝诫孩童的诗,此篇以儿童的口吻劝诫他们要勤于学习。 一开首就点出“二时”,即早晚两顿饭之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早晚饭前的时间,大家都来参加集体劳动,做家务事,所以应该首先到达。 第二句中的“能为事”是说“能够做好事”。这句的意思是说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家事堆积,粗茶淡饭应珍惜,使用时要如同对待眼睛一样小心。 不要随意地挥霍浪费,使用后知道成功很难得。 注释: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四:资福训童行颂,是一首劝诫儿童要勤俭节约,爱惜物品的诗歌。 家事积粗宜爱惜:家事是指家庭中的日常事务,粗茶淡饭则是指简单的食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家中的琐事和食物都是需要珍惜和爱惜的。 使时直似眼睛看:使时直似眼睛看
注释: 资福训童行颂:这是一首教儿童学习礼仪的诗。 衣衫鞋袜须齐整,挂搭巾单不可无:孩子们应该穿着整齐的衣服,脚穿合适的鞋子,戴上整洁的帽子和围巾。 身四威仪常具足,莫随愚辈学粗疏:要具备四种基本的仪态,即端庄、庄重、威严和慈祥,不要像愚蠢的人一样粗鲁无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教导儿童学习礼仪的诗。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孩子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礼仪,如衣着整齐、鞋子合适、帽子和围巾整洁等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需在了解诗歌的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本首诗是一首劝勉诗,主要写“作务辛勤要向前”和“祖堂衣钵是渠传”两方面的内容,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谆谆教诲。 【答案】 译文:身体康健就不要贪睡,做事情要勤劳向前。 卢行者没有见到你,祖堂里的衣钵是你的传人。 注释:卢行者:指禅宗六祖惠能。祖堂(zutánɡ):佛堂。这里指惠能的寺庙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出家不断荤和酒,枉在伽蓝地上行。 到老心田如未净,菩提种草亦难生。 ``` 译文: 1. 出家后仍然不能断绝荤腥和酒食,白白地在寺庙中行走。 2. 等到年老时,如果心中没有达到清净的境界,即使是种植菩提树,也难以结出果实。 注释: - 资福训童行:指的是佛教经典《大藏经》中的《资福寺大藏》。资福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著名的古刹之一。 - 伽蓝:梵语的音译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五:诸寮供过要精勤,扫地装香莫厌频。 注释:各个寺庙的僧侣在进行祭祀时需要非常认真、细心,打扫卫生、摆放香烛等也不可有半点马虎,更不要感到厌烦。 译文:寺庙中的各个僧侣在做祭祀时需要非常认真、细心,打扫卫生、摆放香烛等等事情也不可有半点马虎,更不要感到厌烦。 赏析: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寺庙中僧侣在祭祀活动中的认真态度和行为表现,强调了他们对待祭祀活动的重要性和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