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璹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释迦出山息轩画 庞眉袖手出岩阿,及至拈花事巳讹。 千古雪山山下路,杖藜无处避藤萝。 注释: 释迦:即佛陀,佛教创始人。 息轩画:指佛陀出家为沙门,在灵山(今江苏常州)讲经说法。轩,指佛塔。画,指壁画。 庞眉:长而下垂的眉毛。 袖手:不参与世事,袖手旁观。 出岩阿:指佛陀离开印度,到菩提伽耶修行之地。 拈花:佛教故事中佛陀在鹿野苑向众比丘说“如是我闻”时,摩揭陀国国王舍利弗微笑
【注释】 明明非浅亦非深,何事痴人泥影寻。 照见大千真法体,不关形相不关心。 【赏析】 此诗是说,佛性本无深浅,但人们却往往执着于有形的、有相的东西而迷惑不解。 第一句“明明非浅亦非深”,意为“佛性本无深浅”。第二句“何事痴人泥影寻”意为“为什么人们会执著于有形的、有相的东西呢?”。第三句“照见大千真法体”意为“当人们用智慧去观察时,就能看出佛性的真实面貌”
【注释】 东郊:指京城郊外。瘦马:瘦弱的马,这里暗喻自己。𤱶亩空:田畴一片荒凉。啮:咀嚼。驽骀(nú dá):劣马,这里借指平庸无能的人。独尔:独自这样。空嘶:空叫。苜蓿(mù shòu):一种野菜。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作,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痛苦和诗人自身的遭遇。 首句“今年无秋𤱶亩空”,意思是说,今年秋收已过,田畴一片荒凉。这句诗以“𤱶亩空”为背景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性
【注释】 飞飞:指鸥鸟在空中飞翔的样子。新秋:初秋,即农历七月中下旬,天气渐凉。日莫:夕阳西下,天色将晚。碧溪:清澈的溪水。微雨过:细雨刚停。满风都是:满路都是。 【赏析】 以写景为主,意境清新,饶有情致。前两句写鸥鸟在碧溪自得其乐;后两句写诗人观鸥所见,并点出自己的心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注释: 题诗在画的衣,道者披上紫袍,横带金光。用藜杖拖来遮住衣衫,纸掩着衣襟。富贵山林争多少,万缘唯要总无心。 赏析: 本诗为元代张养浩所作。这首诗以题画诗的形式,描绘了一位道人的形象。诗人通过对道人外貌和行为的描绘,表现了他的清高脱俗、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注释】 春:春季 含:含有 云:雪 阴寒:天气寒冷 两日:两天 借问:请人代为传话或询问 海棠:即“花”,是牡丹的别称 红:颜色,此处形容海棠花的颜色鲜艳 几许:多少 不曾:未曾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首句“阴寒二月雪含云”描绘出一幅冬末春初的画面,大雪过后,天空中还留有厚厚的积雪,而春天却已经来临。第二句“两日开晴淑景新”描述了在雪后两日之后,天气晴朗,景色优美。第三
【注】 龙德宫:宋代皇宫。八景亭:在龙德宫内的一座亭子。 【赏析】: 书龙德宫八景亭: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龙德宫八景亭时,有感而发写下的。诗中以“剥落亭中石”和“曾听宣和玉树花”为关键词语,表达了他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慨。 首先看第一句“刻桷朱楹堕绀纱”,这句意思是说,亭子上的梁柱都是红色的,而栏杆却是青色的,就像一片绿色的纱帘从空中飘落下来一样。这里的“朱”和“绀”都是形容颜色鲜艳的词语
注释:白鹭在裴佪花鸭间穿行,城南城北有几片小洲。碧绿的荷叶被风吹得摇曳不定,仿佛有意要给今年带来一场秋雨。 赏析:诗中以自然景物为画面,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天景象。白鹭和花鸭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而城南城北的小溪则形成了几块小小的沙洲。诗人以“飞来雨”三字来形容风过水面后荷叶摇曳的样子,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注释】 寓迹:寄居,居住。中山记昔年:指隐居在中山的经历。西溪卜筑:在西溪(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建造住所。欲终焉:表示愿意长住下去的意思。飘零:漂泊。五株柳:指柳树,因为“五”与“吾”谐音。离乱难归二顷田:表示家乡被战争弄得四分五裂,难以回家乡了。漫叟:作者自称。未能忘野寺,道人犹解识林泉: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已过世,但是对故乡的山水仍然难以忘怀。我死后没有坟墓,也没有地方可以埋葬。醯鸡尽瓮天
【诗句释义】 闻闲闲再起为翰林:听到闲闲重新出任翰林。 莲烛光中久废吟,一朝超擢睿恩深:在莲花蜡烛的光芒中长时间地放下诗笔,一旦被提拔,皇上的恩德深厚。 四朝耆旧大宗伯,三纪声名老翰林:担任过四个朝代的大臣,享有崇高的声誉,是资深的老翰林。 人道蛟龙得云雨,我知麋鹿强冠襟:人们说蛟龙得到了云雨的滋润,我知道麋鹿强壮的体格可以支撑它的冠襟。 宝岩空谷西窗梦,不信秋来不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