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袍披上金横带,藜杖拖来纸掩襟。
富贵山林争几许,万缘唯要总无心。
注释:
题诗在画的衣,道者披上紫袍,横带金光。用藜杖拖来遮住衣衫,纸掩着衣襟。富贵山林争多少,万缘唯要总无心。
赏析:
本诗为元代张养浩所作。这首诗以题画诗的形式,描绘了一位道人的形象。诗人通过对道人外貌和行为的描绘,表现了他的清高脱俗、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紫袍披上金横带,藜杖拖来纸掩襟。
富贵山林争几许,万缘唯要总无心。
注释:
题诗在画的衣,道者披上紫袍,横带金光。用藜杖拖来遮住衣衫,纸掩着衣襟。富贵山林争多少,万缘唯要总无心。
赏析:
本诗为元代张养浩所作。这首诗以题画诗的形式,描绘了一位道人的形象。诗人通过对道人外貌和行为的描绘,表现了他的清高脱俗、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晴昼摇凉光,长空澹虚碧。 燕鸿亦何为,老翅南又北。 衰柳堕残叶,庭户觉岑寂。 幽人诵佛书,清香萦几席。 西方病维摩,东皋醉王绩。 俱到忘言地,佳处略相敌。 小斋蜗角许,夜卧膝仍屈。 能以道眼观,宽大犹四极。 有书贮实腹,无事梗虚臆。 谢绝声利徒,尚友古遗直。 【注释】 自适:自我满足。 晴昼:晴朗的白天。 长空:天空。 澹:淡薄貌;淡素貌。碧:青色。 燕鸿:大雁。这里借指远游的旅人。 老翅
夏晚登楼 登上高楼,傍晚时分,暑气与凉风相互较量。突然,一阵清风扑面而来,令我心旷神怡。抬头望去,只见天空湛蓝,云彩洁白如玉,仿佛碧绿的山峰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远处的江水波平如镜,映照着两三座青翠的山峦,景色十分迷人。 译文: 登上高楼,夕阳西下,暑气和清凉的风在争夺着人们的舒适。突然,一阵清风拂来,令人心旷神怡。抬眼望去,天空湛蓝,白云洁白,如同碧绿的小山倒映在水中。远方的江水平静如镜
送王生西游 紫陉仙人今渊云,骑风御气七尺身。 丈夫耻与哙等伍,故作野鹤昂鸡群。 往年书剑游梁日,咳唾中间满珠璧。 温子徒劳手八叉,苏老犹迷日五色。 慨然拂袖游嵩阳,西南陌上书传香。 仲宣堂堂舍我去,举杯却愁愁更长。 去程相近黄花节,三十六峰如玉列。 龙门枫叶堕红绡,洛浦芦花舞晴雪。 勋名细事犹秋毫,政可痛饮读离骚。 天津月照紫绮裘,缑岭风吹青玉箫。 我无羽翼随君起,浩歌相送秋光里。
华亭 世尊遗法本忘言,教外别传意已圆。 只履携将葱岭去,不妨来上月明船。 注释翻译: - 世尊遗法本忘言,教外别传意已圆。 - 译文:世尊传授的教义,无需言明,已经圆满。 - 解析:这里的“忘言”意味着超越言语,直接通过心灵交流。禅宗强调非言语的交流方式,认为真正的理解不在于语言的描述,而在于内心的体悟。 - 只履携将葱岭去,不妨来上月明船。 - 译文:带着这双仅能行走的鞋子,前往葱岭之巅
孟津休道浊于泾,若遇承平也敢清。 河朔几时桑柘底,只谈王道不谈兵。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和平时期的理想愿景的向往。诗的首句“孟津休道浊于泾”,意指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下,人们应保持清醒和冷静,不随波逐流。第二句“若遇承平也敢清”,则是说在国家安定、人民和谐的时候,更应坚守正义,勇于揭露和批评不良现象。第三句“河朔几时桑柘底”,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盛世的期盼
留侯 辟谷轻身慕赤松,不知谁举傅春宫。 君方避溺犹居水,忍使馀波及四翁。 翻译: 留侯 通过修行辟谷和轻身术,追求如赤松子般的长生不老,却不知道是谁将他引入了修炼之路。 君方避溺犹居水,忍使馀波及四翁。 你正在躲避危险就像在水中一样,却不忍心让灾难的余波影响到其他人。 注释: 1. 留侯 - 指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 2. 辟谷轻身慕赤松 - 指张良通过辟谷和轻身术追求长生不老。 3.
对镜二首其一 镜中色相类吾深,吾面终难镜里寻。 明月印空空受月,是他空月本无心。 注释说明: - 《对镜二首·其一》是宋朝诗人密璹的作品。 - “我”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与真实的“我”有很深的隔阂。 - “明月”象征着真实和虚无。 - 这首诗以镜子为隐喻,探讨了真实与虚幻的关系。 - 诗中的“明月印空空受月,是他空月本无心”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 最后一句“照见大千真法体
【注释】 马伏波:指东汉名将马援。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东汉初年任交趾太守,在交趾建立学校以招纳人才,后因事被召回长安,死于狱中。 可叹迂疏一老翁:感叹自己是个见识浅薄、不通达人情世故的老者。 岂堪床下拜梁松:哪里能忍受屈身于梁松之下。梁松是汉末权臣,依附宦官曹节和单超,为魏晋之间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明珠薏苡(yǐ yǐ)犹难辨:明珠与薏苡(一种野菜)很难区分。 万里争教论杜龙
【解析】 题干要求对“过胥相墓”逐句释义。首先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抓住关键词语,如“亭亭”“华表”“始见”“征西宰相”“夷山高处望中原”等,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赏析。 译文:高高的华表映照着华丽的大门,才看出征西的宰相身份尊贵。下马读碑的人却认不出是谁,只看到一座座山峰在远处高高地矗立着。 注释:胥相:指汉丞相萧何。 赏析:此为诗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秋游长安时所作
【注释】 枕上:睡在床上。羯鼓打凉州:指琵琶弹奏《凉州》曲。凉州,古地名,这里指琵琶曲调。芭蕉细雨秋:形容夜静时细雨淅沥如芭蕉叶声。庭际玉簪开几许:庭院里,像玉簪花一样的花朵开放了几朵。小窗特地莫香幽:小窗外特别没有香气的幽静。 【赏析一】 这首词是写听雨情景的。作者在雨中醒来,听到屋外传来了琵琶的清越之声,便凭窗而卧,凝神倾听。这雨声仿佛是来自西域的“凉州”,又似芭蕉叶声,绵绵不断
【注释】 飞飞:指鸥鸟在空中飞翔的样子。新秋:初秋,即农历七月中下旬,天气渐凉。日莫:夕阳西下,天色将晚。碧溪:清澈的溪水。微雨过:细雨刚停。满风都是:满路都是。 【赏析】 以写景为主,意境清新,饶有情致。前两句写鸥鸟在碧溪自得其乐;后两句写诗人观鸥所见,并点出自己的心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注释】 枕上:睡在床上。羯鼓打凉州:指琵琶弹奏《凉州》曲。凉州,古地名,这里指琵琶曲调。芭蕉细雨秋:形容夜静时细雨淅沥如芭蕉叶声。庭际玉簪开几许:庭院里,像玉簪花一样的花朵开放了几朵。小窗特地莫香幽:小窗外特别没有香气的幽静。 【赏析一】 这首词是写听雨情景的。作者在雨中醒来,听到屋外传来了琵琶的清越之声,便凭窗而卧,凝神倾听。这雨声仿佛是来自西域的“凉州”,又似芭蕉叶声,绵绵不断
【注释】 东郊:指京城郊外。瘦马:瘦弱的马,这里暗喻自己。𤱶亩空:田畴一片荒凉。啮:咀嚼。驽骀(nú dá):劣马,这里借指平庸无能的人。独尔:独自这样。空嘶:空叫。苜蓿(mù shòu):一种野菜。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作,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痛苦和诗人自身的遭遇。 首句“今年无秋𤱶亩空”,意思是说,今年秋收已过,田畴一片荒凉。这句诗以“𤱶亩空”为背景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性
【注释】 春:春季 含:含有 云:雪 阴寒:天气寒冷 两日:两天 借问:请人代为传话或询问 海棠:即“花”,是牡丹的别称 红:颜色,此处形容海棠花的颜色鲜艳 几许:多少 不曾:未曾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首句“阴寒二月雪含云”描绘出一幅冬末春初的画面,大雪过后,天空中还留有厚厚的积雪,而春天却已经来临。第二句“两日开晴淑景新”描述了在雪后两日之后,天气晴朗,景色优美。第三
【注释】 马伏波:指东汉名将马援。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东汉初年任交趾太守,在交趾建立学校以招纳人才,后因事被召回长安,死于狱中。 可叹迂疏一老翁:感叹自己是个见识浅薄、不通达人情世故的老者。 岂堪床下拜梁松:哪里能忍受屈身于梁松之下。梁松是汉末权臣,依附宦官曹节和单超,为魏晋之间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明珠薏苡(yǐ yǐ)犹难辨:明珠与薏苡(一种野菜)很难区分。 万里争教论杜龙
留侯 辟谷轻身慕赤松,不知谁举傅春宫。 君方避溺犹居水,忍使馀波及四翁。 翻译: 留侯 通过修行辟谷和轻身术,追求如赤松子般的长生不老,却不知道是谁将他引入了修炼之路。 君方避溺犹居水,忍使馀波及四翁。 你正在躲避危险就像在水中一样,却不忍心让灾难的余波影响到其他人。 注释: 1. 留侯 - 指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 2. 辟谷轻身慕赤松 - 指张良通过辟谷和轻身术追求长生不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