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迂疏一老翁,岂堪床下拜梁松。
明珠薏苡犹难辨,万里争教论杜龙。

【注释】

马伏波:指东汉名将马援。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东汉初年任交趾太守,在交趾建立学校以招纳人才,后因事被召回长安,死于狱中。

可叹迂疏一老翁:感叹自己是个见识浅薄、不通达人情世故的老者。

岂堪床下拜梁松:哪里能忍受屈身于梁松之下。梁松是汉末权臣,依附宦官曹节和单超,为魏晋之间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明珠薏苡(yǐ yǐ)犹难辨:明珠与薏苡(一种野菜)很难区分。

万里争教论杜龙:万里之内的人们争相议论杜龙。杜龙,即杜密,东汉初年人。他与马援有旧,曾向马援献美女,后马援认为他行为不端,便把他推荐给皇帝。后来,马援被人诬陷谋反而遭杀害,杜密也受牵连被杀。

【译文】

可叹我这迂腐迟钝的老头,哪能忍受低头称臣去拜谒梁松。

明珠与野菜难以分辨,千里之遥都有人在争论杜密。

【赏析】

这首诗写马援对梁松卑躬屈膝的行为表示强烈的反对,并以此抒发了诗人对当时官场黑暗的愤慨不平之情。

前三句写马援自比明珠、薏苡,暗喻自己的清白;第四句则点出主题:马援对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深恶痛绝,对他们的斗争决不手软。前两句以明珠薏苡比喻自己与梁松之间的悬殊差距,表现了自己对梁松的不屑一顾,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马援事业的坚定信念。后两句则直接指出马援对梁松的蔑视和对那些奸邪小人的痛恨。“明珠”与“薏苡”本无优劣之分,但马援却把它们用来作为自己清白和污点的比喻,足见其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是多么明确坚定。“万里争教论杜密”,这一句更是直斥梁松的无耻,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正直之士的深深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