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华表映朱门,始见征西宰相尊。
下马读碑人不识,夷山高处望中原。

【解析】

题干要求对“过胥相墓”逐句释义。首先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抓住关键词语,如“亭亭”“华表”“始见”“征西宰相”“夷山高处望中原”等,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赏析。

译文:高高的华表映照着华丽的大门,才看出征西的宰相身份尊贵。下马读碑的人却认不出是谁,只看到一座座山峰在远处高高地矗立着。

注释:胥相:指汉丞相萧何。

赏析:此为诗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秋游长安时所作。作者在《自梁园至敬亭山》诗中写道:“独游潭底影,寂静空潭深。欲捉影无踪,不知何处寻。”此诗即写自己游览胥相墓时所见之景和所感。“亭亭”二字形容华表高大挺拔,形象地写出了胥相墓的壮丽。“华表”指的是华表柱,是古代陵墓门前的一种石柱或铜柱,其上端有龙形雕刻,柱身刻有文字,用以标志墓主人的身份。“朱门”即大门。“始见”表明诗人第一次到胥相墓。“征西宰相”是说胥相曾经官至宰相,是唐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所以后人称他为“征西宰相”。

颔联“下马读碑人不识,夷山高处望中原”。“下马”说明诗人来到胥相墓。“读碑”即指观看墓碑。“夷山”即平夷,指胥相墓所在的山。“夷”与“夷山”,一为动词,意为铲平;一为地名,这里当指山名。“望中原”指从胥相墓远眺中原大地。“中原”泛指中原地区,即现在的河南、山西一带。

颈联“下马读碑人不识,夷山高处望中原”。这是诗人站在胥相墓前,凭栏远望,不禁感慨系之地吟出的诗句。意思是说:虽然下马读碑的人不认识胥相的名字,但是从胥相墓的高高山头远远眺望中原大河,依旧可以感受到当年胥相辅佐皇帝开创基业的壮志豪情。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仰慕,也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切。

尾联“下马读碑人不识,夷山高处望中原”。这是诗人站在胥相墓前,凭栏远望,不禁感慨系之地吟出的诗句。意思是说:虽然下马读碑的人不认识胥相的名字,但是从胥相墓的高高山头远远眺望中原大河,依旧可以感受到当年胥相辅佐皇帝开创基业的壮志豪情。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仰慕,也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切。

本诗通过诗人登胥相墓远眺中原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