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迹中山记昔年,西溪卜筑欲终焉。
飘零何在五株柳,离乱难归二顷田。
漫叟未能忘野寺,道人犹解识林泉。
吾乡巳宅无何有,一笑醯鸡尽瓮天。
【注释】
寓迹:寄居,居住。中山记昔年:指隐居在中山的经历。西溪卜筑:在西溪(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建造住所。欲终焉:表示愿意长住下去的意思。飘零:漂泊。五株柳:指柳树,因为“五”与“吾”谐音。离乱难归二顷田:表示家乡被战争弄得四分五裂,难以回家乡了。漫叟:作者自称。未能忘野寺,道人犹解识林泉: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已过世,但是对故乡的山水仍然难以忘怀。我死后没有坟墓,也没有地方可以埋葬。醯鸡尽瓮天:比喻生活贫苦,连家酿制的酒都喝不起。
【赏析】
《寓迹》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晚年寄居在西溪(今浙江杭州西南),过着隐居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山水难以忘怀的心情。
首句“寓迹中山记昔年”,表明了作者的生平经历和隐居的原因。中山是指现在的中山陵,是孙中山的陵墓所在地。这里指的是作者在中山陵一带隐居过一段时间。这句话中的“记昔年”表明了作者对于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
次句“西溪卜筑欲终焉”,描绘了作者选择西溪作为隐居地的原因。西溪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在这里建住所可以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这句话中的“卜筑”是指选择一个地方进行居住,“欲终焉”则表示了作者对于长期居住的愿望。
第三句“飘零何在五株柳,离乱难归二顷田”,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飘零”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家可归的困境。而“五株柳”和“二顷田”则代表了作者曾经拥有的土地和家园,如今却已经不复存在。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怀念。
第四句“漫叟未能忘野寺,道人犹解识林泉”,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这里的“漫叟”是指作者自谦的称呼,“道人”则是指修行者。这句话中的“未能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深深眷恋之情,而“犹解识”则表示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理解和欣赏。
最后一句“吾乡巳宅无何有,一笑醯鸡尽瓮天”,则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困境的豁达态度。这里的“己宅”是指作者自己的住所,而“醯鸡尽瓮天”则是形容自己的生活非常贫寒,连家酿制的酒都喝不起的情况。这句话中的“笑”字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无奈和自嘲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