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璹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宁静之地,借酒消愁的抒情之作。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字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1. 倦客更遭尘事冗: - 注释:倦客,形容厌倦了世事的人。尘事,指纷繁复杂的世俗之事。冗,繁琐、繁杂。整句表达了诗人因厌倦尘世而寻求一个安静的地方来放松心情。 - 赏析:诗人用“倦客”和“尘事冗”两个关键词描绘了自己内心的疲惫和对纷扰世界的厌倦,展现了一种逃避现实的隐逸情怀。 2.
【诗句解释】 - 壮岁耽书,黄卷青灯,留连寸阴。 - “壮岁耽书”:在年轻时就沉迷于书籍。 - “黄卷青灯”:黄色的书卷和青色的灯光,常用来象征读书人的书房。 - “留连寸阴”:长时间地停留、沉浸在其中。 - 到中年赢得,清贫更甚;苍颜明镜,白发轻簪。 - “到中年”:到达中年阶段。 - “赢得”:获得或得到。 - “清贫更甚”:与年轻时相比,现在的贫穷状况更加严重。 - “苍颜明镜
《西江月·一百八般佛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词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注释 - 一百八般佛事:指佛教中常见的百八种仪式活动,如斋戒、祈福、念经等。 - 二十四考中书:指科举考试中的四书五经考核。 - 山林朝市等区区:指在山林隐居和在朝为官之间的差别。 - 著甚来由自苦:指因为追求名利而陷入痛苦之中。 - 过寺谈些般若(般若):在寺庙里谈论一些佛教经典。 -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四时唯觉漏声长,几度吟残蜡烬缸。” - 翻译: 一年四季里,唯一能让我感觉到的是时间流逝的漏声悠长,多少次我沉浸在吟诵中直到蜡烛烧尽。 - 注释: “四时”指的是一年中的四个季节,这里用来强调时间的流逝感。“唯觉”意味着只有感觉得到。“漏声长”形容时间的缓慢和流逝。“吟残”描绘了诗人长时间的吟诵,直至蜡烛燃尽也不停歇。 - 赏析:
秦楼月·寒仍暑 寒仍暑,春来秋去无今古。 无今古,梁䑓风月,汴堤烟雨。 水涵天影秋如许,夕阳低处征帆举。 征帆举,一行惊雁,数声柔橹。 注释: - 寒仍暑:指季节交替之时,天气依旧寒冷。 - 春来秋去无今古:形容时间的流转,春天和秋天的更迭就像今天和古代的区别一样。 - 梁䑓风月:指的是梁上的风铃和月光。 - 汴堤烟雨:汴河上的堤坝被烟雾和雨水笼罩,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水涵天影秋如许
诗句释义: 1. 襄阳古道㶚陵桥,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 - “襄阳古道㶚陵桥”:指的是襄阳的古道上的㶚陵桥,这是地理位置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地点的景仰和喜爱。 - “诗兴与秋高”:秋天是文人墨客抒发感慨、创作诗歌的时期,这里的“诗兴”指诗人的诗意盎然,与秋天的氛围相得益彰。 -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形容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诗句释义: 1. 几番风雨西城陌。 2. 不见海棠红、梨花白。 3. 底事胜赏匆匆,政自天付酒肠窄。 4. 更笑老东君、人间客。 5. 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 6. 望中倚阑人、如曽识。 7. 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 8. 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译文: 经历了几番风雨的西城小径, 却再也看不见那鲜艳的海棠和洁白的梨花。 为何要急于欣赏,难道是命运注定我的酒量变窄?
青玉案·冻云封却驼冈路 梦里疏香风暗度,觉来谁见一窗凉月,瘦影何处 明朝画笔江天暮,定向渔蓑得奇句。试问帘前深几许?儿童笑道,黄昏时候犹是廉纤雨。赏析:这首词以淡写远寄情于景,将作者的孤寂与惆怅巧妙地融入自然之中,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怀念之情
【解析】 1.“杨柳风前白板扉”一句中,“杨柳”是诗题《渔父词》中提及的意象,此处借指诗人自己或者他所处的环境、心境。"白板扉"指的是白色的板门,象征简朴、清贫的生活状态。 2.“锦鳞肥,渔笛闲拈月下吹”一句中,“锦鳞肥”描绘出鱼儿肥硕的样子,而“渔笛闲拈月下吹”则表现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吹奏着渔歌的悠闲生活。 3.“钓得鱼来卧㸔书”,这句诗中,“㸔书”可能是指钓鱼用的竹竿,也可能是指书籍
紫陉仙人今渊云,骑风御气七尺身。 丈夫耻与哙等伍,故作野鹤昂鸡群。 往年书剑游梁日,咳唾中间满珠璧。 温子徒劳手八叉,苏老犹迷日五色。 慨然拂袖游嵩阳,西南陌上书传香。 仲宣堂堂舍我去,举杯却愁愁更长。 去程相近黄花节,三十六峰如玉列。 龙门枫叶堕红绡,洛浦芦花舞晴雪。 勋名细事犹秋毫,政可痛饮读离骚。 天津月照紫绮裘,缑岭风吹青玉箫。 我无羽翼随君起,浩歌相送秋光里。 凭高西望青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