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岁耽书,黄卷青灯,留连寸阴。到中年赢得,清贫更甚;苍颜明镜,白发轻簪。衲被䝉头,草鞋着脚,风雨萧萧秋意深。凄凉否,瓶中匮粟,指下忘琴。
一篇《梁父》高吟。看谷变、陵迁古又今。便《离骚经》了,《灵光赋》就;行歌《白雪》,愈少知音。试问先生,如何即是,布袖长垂不上襟。掀髯笑,一杯有味,万事无心。
【诗句解释】
壮岁耽书,黄卷青灯,留连寸阴。
“壮岁耽书”:在年轻时就沉迷于书籍。
“黄卷青灯”:黄色的书卷和青色的灯光,常用来象征读书人的书房。
“留连寸阴”:长时间地停留、沉浸在其中。
到中年赢得,清贫更甚;苍颜明镜,白发轻簪。
“到中年”:到达中年阶段。
“赢得”:获得或得到。
“清贫更甚”:与年轻时相比,现在的贫穷状况更加严重。
“苍颜明镜,白发轻簪”:形容人因岁月而容颜苍老、头发变白。
衲被䝉头,草鞋着脚,风雨萧萧秋意深。
“衲被䝉头”:破旧的僧袍,䝉即破,这里指僧袍破烂。
“草鞋着脚”:穿着用草编成的鞋子。
“风雨萧萧”:风雨交加的声音。
“秋意深”:深秋的感觉,通常用来描述天气转凉,景色凄凉。
凄凉否,瓶中匮粟,指下忘琴。
“凄凉否”:是否感到凄凉?
“匮粟”:粮食短缺。
“指下忘琴”:忘记弹奏乐器。
一篇《梁父》高吟。看谷变、陵迁古又今。
“一篇《梁父》高吟”:吟诵《梁父》这首诗篇。
“谷变”:谷物的变化。
“陵迁”:山陵(陵墓)迁移。
“古又今”:古老与现代的交融。
便《离骚经》了,《灵光赋》就;行歌《白雪》,愈少知音。
“便《离骚经》了”:就像《离骚经》一样。
“《灵光赋》就”:就像《灵光赋》中的描写。
“行歌《白雪》”:以歌声传达《白雪》。
“愈少知音”:没有多少知音能理解。
试问先生,如何即是,布袖长垂不上襟。掀髯笑,一杯有味,万事无心。
“试问先生”:试着询问先生。
“布袖长垂不上襟”:袖子很长,下垂到衣襟外。
“掀髯笑”:露出笑容的样子。
“一杯有味”:一杯酒的味道让人满意。
“万事无心”:对其他所有事情都不感兴趣。
【译文】
年轻时痴迷书卷,黄页青灯,消磨时光。到中年时虽然赢得了清贫,但苍老的面容,明亮的镜子映照出的白发,却显得格外清晰。破旧的僧袍裹着身子,穿草鞋走在风雨中。深秋的气息让人凄凉,即使如此,也依然坚持吟诵《梁父》这首诗。看到山谷变迁,古今交融的景象。《离骚经》和《灵光赋》都是经典之作,然而现在很少有人能领会其深意。尝试向先生提问,他的回答是,保持自己的内心平静,不必过分追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