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远
【注释】 次金东园渔家杂咏:指作者在金代所作的《水调歌头·舟次盱眙北固亭有感》和《念奴娇·过洞庭》中的一些描写渔家的诗句。安钓艇:把渔船停泊在岸边。披蓑顶笠携鱼去,遥指前村问酒家。披着斗笠,戴着箬笠,提着鱼竿走了,远远地指着前面的村庄问那里的酒店在哪儿。 【赏析】 “风紧岸边安钓艇”句:岸上微风吹来,把船儿吹得稳稳当当的。 译文:风急浪高,岸边的渔舍都收了帆篷,把小船停泊在岸边,好让渔船休息片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的解答,首先要求理解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全诗加以分析。如“经行苇荻沙头熟”中的“熟”是“熟悉”的意思,表明诗人在芦苇丛中走过,对这片熟悉的水域已经非常熟悉了;“博得酒归明月夜”的“博得”,意为赢得,取得,这里指渔民捕鱼后,带着美酒回家,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情景;“呼儿作脍旋批鲈”中的“脍”为切成薄片的鱼,即“脍鱼”
系缆旋编新箬笠,喜晴仍晒旧蓑衣。 岸飞柳絮河豚上,春涨几添一尺肥。 注释:在岸边安顿好渔艇,风紧时可以安全地钓鱼;云层浓密时,可以在空旷的地方散播着杨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带着鱼儿去河边捕鱼,春天的上涨使得鱼更加肥美,增加了大约一尺的长度。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渔人在春天的早晨,一边整理着新编的箬笠,一边晒着旧的蓑衣,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描绘
注释:爱玄真子喜欢吟咏佳句,老姜公用直钩钓鱼。水乡为人们提供了生计,四时风月都在扁舟之中。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水乡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审美取向。首句“爱玄真子吟佳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玄真子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歌创作的重要性。次句“笑老姜公用直钩”,则是对老姜公的巧妙手法进行了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第三句“一片水乡供活计”,揭示了水乡作为生计场所的意义
【注释】 1、始生:初生。2、连年:连续多年。3、客里:旅居异乡。4、度生朝:度过早晨。5、自草新诗:自己写下了新诗。6、却喜:喜欢。7、窗前:指书斋。8、梅花:即“梅”。9、初放:刚刚开放。10、雪消:冰雪融化,比喻春天的到来。11、赏析:诗人以梅花开和冰雪融化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生活的喜悦之情
【译文】: 曾经用白铁匙翻动田里的稻谷,夸口说这稻谷像白雪一样洁白。腰上挂着镰刀,肩上挑着筐子,去割那金黄色的云朵一样的稻田。遇到人家就说自己多么辛苦,可是为了还债给官府,只能把九分之一的粮食交上去。 【赏析1】: 首联写农家之乐。“尝稻”即收割稻谷,这是农民的劳动成果。“翻匙夸白雪,腰镰荷担刈黄云”,丰收了,就高兴地吃,高兴地喝,高兴得唱起了歌来;“尝稻”是收获的意思,“翻匙”即用手翻动
战乱已经听说初卸甲,耕耘欣喜近添丁。 明年小熟应当可期待,雪后平畴宿麦青。 注释: - 次金东园农家杂咏:这是一首描绘农家生活的诗。 - 战伐已闻初卸甲:战争已经听说开始解除武装,放下武器。 - 耘耔却喜近添丁:耕作时却很高兴看到家中有新的生命诞生。 - 明年小稔应堪望:明年可能会有好收成可以期待。 - 雪后平畴宿麦青:雪后农田平坦,小麦成熟变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家的生活和农耕季节的变化
醉来要把鹏为饵,夜后长将月作钩。 浮利浮名浑不问,数声欸乃转船头。 注释:醉酒之后,我把大鹏鸟当作鱼饵,夜晚的时候,我则把月亮当作渔钩。对于名利,我已经毫不关心,听到几声划桨的声音,我就转动船头继续前行。 赏析:诗人以鲲鹏和月影为喻,表达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注释: - 妇作生涯勤杼轴:女子勤劳地纺织,织布。 - 夫营活计在桑田:丈夫经营生计,耕种桑田。 - 老翁榾柮炉边坐:老者坐在火旁的炉子旁边。 - 幼稚檐前负日暄:幼小的孩子站在屋檐下,背着太阳晒着阳光温暖。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家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妇女的劳作、丈夫的生计和老人的生活,展现了农家的日常景象。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生动地描绘出农村的生活氛围
次金东园农家杂咏 迟日丽时秧刺水,午风暄处麦掀髯。 一村桃杏红如锦,旋数青铜傍酒帘。 译文: 太阳高照的时候,稻田里的秧苗被水浸泡着;中午时分,微风拂过的地方,麦田像人一样掀起了胡须。整个村子里的桃花和杏花就像锦绣一样鲜艳,人们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 注释: 1. 迟日丽时秧刺水:意思是在晴朗的日子里,秧苗被水泡得饱满。 2. 午风暄处麦掀髯:意思是在中午的微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