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远
注释: 槎牙 —— 形容树枝交错,参差不齐的样子。 诗骨 —— 指诗歌的骨气、风格。 梅臞 —— 指梅花的瘦弱。 青铜 —— 古时用来铸造乐器或兵器的铜和锡合金。 啖蔗 —— 比喻生活清苦。 解袍 —— 比喻放下官服。 推排 —— 推开,排除。 景物 —— 自然景物。 吟卷 —— 指写诗。 安顿 —— 安置,安排。 江山 —— 指祖国河山。 舍瑟 —— 比喻放弃自己擅长的事业。 齐竽 ——
横隔片烟争向静,深藏翠幕全真性。 霞拖数缕日初沉,月挂一眉天未暝。 问讯频敲碧玉枝,觅诗踏遍苍苔径。 有时小醉倚幽窗,只藉清香闻得醒。 注释: 1. 横隔片烟:横在烟雾中的片云。形容烟雾弥漫的景象。2. 翠幕全真性:翠色帷幕中透露出一片真实的天地,比喻景色美丽。3. 霞拖数缕:几缕霞光拖着。4. 月挂一眉:月亮挂在眉毛上。5. 问讯频敲:频频向树上的梅花发出问候。6. 碧玉枝:青翠而美丽的树枝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 霏微雨过不成泥,小步何妨曳杖藜。 【注解】:霏微,小雨的样子;曳杖藜,拄着藜杖慢行。 【赏析】:首两句写雨后闲步的情景。霏微细雨过后,道路泥泞难行,但诗人仍然轻快地步行,拄着藜杖。“何妨”二字,表明诗人不以为忧,表现出一种超脱的情怀。 半露好山云断续,轻笼淡日树高低。
【注释】鹭鸶:一种水鸟。飘然片雪下晴空,终日盘旋浅濑中。行近鸥凫风致别,立依蒲蓼画图同。数茎丝发心何虑,一世鱼餐体不丰。历遍江湖真漫浪,前身应想是渔翁。 译文: 白色的羽毛像飘落下的雪花一样洒落在晴朗的天空,在水面上悠然自得地盘旋。 靠近湖边的时候,它和野鸭、大雁一样,风度翩翩,别具一格。 它站在蒲草和芦苇之间,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样,让人看了心生欢喜。 它的心有那么一根细丝那么长
解析及赏析: 第一句:“身世悠悠付等闲。” - 关键词: - 身世:个人的生活经历或社会地位。 - 悠悠:形容时间的长久。 - 付等闲:将一切都视为平常,不以为意。 - 注释: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将个人的悲欢离合看淡,不被外界纷扰所动。 - 赏析:这一句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对名利看淡,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第二句:“卢仝破屋恰三间。” - 关键词: - 卢仝: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卢仝
注释: 篱笆编成的红色槿花屏障,半在城边半在郊。 门前的曲径上长满了苔藓,点缀着无数的斑点,几枝梅花探出池塘的碧绿深处,露出两三片嫩芽。 悠闲地将古今的事拿来浇灌心胸,懒得去询问荣枯的命运和卦爻。 自从与渔夫樵夫分家后,便清泉白石与我谈古论今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隐居的生活状态以及周围环境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他住在依山而建的小屋中,与世无争。他的生活简单而宁静,没有世俗的烦恼和困扰。 1. 诘曲通村小径开:曲折的小路通向村庄的小路上开着花。 2. 依山结屋任低隈:依山而建,房子低矮。 3. 无从问字高人过:无法询问有学问的人。 4. 有不嫌贫长者来:有些富有的长者来访。 5. 煮茗烧残柴带叶,脱巾漉起酒和醅:煮茶时剩下的茶叶和烧焦的柴火被用来过滤酒。 6.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意象、意境等角度分析,同时注意把握诗人的情感。 第一句“碧云深处著吾庐”,写隐居之处的环境和情趣,“碧云”是山中云朵的颜色,“深处”是说远离尘世,“著吾庐”即在山中建造了小屋。此句写景抒情,表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呵砚磨冰朝炼句”,写隐居后的生活状态,“呵砚磨冰”用典,出自晋人张芝的故事,相传其为草书
隐居杂兴 其四 生计新来喜有涯,莳菘栽韭树桑麻。 惯眠纸帐三竿日,饱听萍池两部蛙。 往事真成看堕甑,凡身安敢望乘槎。 一般受用还官样,门外黄蜂为报衙。 注释: 1. 生计新来喜有涯:生计(生计,生活)新来(最近),喜(高兴),有涯(有限、局限)。 2. 莳(shī,种植)菘(sōng,大白菜)栽(zāi,种)韭(jǔ,韭菜)树桑麻(桑树和麻类植物):莳(种植,种植),菘(大白菜),栽(种)
隐居杂兴 其五 髼松两鬓欲成丝,又是桃红李白时。 百岁光阴须藉酒,一生志趣莫过诗。 世情因向贫中识,画思方知老后宜。 却喜半犁新雨过,旋分菊本莳东篱。 注释: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 - “髼松两鬓欲成丝”中的“髼”是形容头发,而“松”则是描述两鬓的头发如同松树般凌乱。 - “又逢桃花盛开的时节”,这里的桃花通常代表春天,与“李白”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