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远
【释义】 桂花生在西风中,香色总关情。篱笆菊是朋友,山矾是兄弟。惯承秋露重,独占楚天清。对此须吟句,呼童索管城。 【赏析】 《次宋省斋木犀》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此诗描写了桂花的香气、花色以及与人的情谊,并把菊花比喻为朋友,山矾比喻为兄弟。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
【注释】 见:看见。远楼,指登高远望之楼。次:跟随。陈先生,指诗人友人陈师道(1053~1089),字师道,一字无己,晚号后山居士,徐州沛县人,北宋文学家。敏斋,即陈师道书斋。云横,云雾弥漫。岫,山峰。野迥,郊野辽阔。对景,面对景物。诗怀壮,胸襟豪迈。衣袂寒,衣衫因风而冷。解事,理解、通达事理。恣凭阑,任意倚着栏杆。 【赏析】 《见远楼次敏斋陈先生韵》是宋代文学家陈师道的一首五言律诗
【注释】除夜:除夕。老境渐相干,饶侬鬓未斑。年岁已到,白发尚未满头。岁华今夜换,天道此时还。岁月如流水般逝去,新年到来时自然更替。累重家常俭,身轻心自闲。生活虽繁重,但内心却轻松自在。莫愁生计薄,笔底有青山。不要担心生计困难,笔下自有高山流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除夕之夜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思考。首联“老境渐相干,饶侬鬓未斑”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青春不再的无奈
《览镜》 览镜颜非昔,相将老态催。 青春弹指去,白雪上头来。 兴逸三杯酒,诗清百咏梅。 襟期除此外,万事付悠哉。 注释: - 览镜颜非昔: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发现容貌已经大不如前。 - 相将老态催:随着时间的流逝,衰老的面容也催促着我。 - 青春弹指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青春像弹指一样飞逝而去。 - 白雪上头来:比喻自己的白发如雪一般洁白。 - 兴逸三杯酒:饮酒时灵感涌动,兴致勃勃。 -
【注释】 孤竹:即孤竹国,在今河北省卢龙县东南。赤松子:《列子·黄帝篇》载:赤松子,神农时雨师也。后因以“赤松子”为神仙的代称。定交:约定相会。泉石:水边岩石。不关:不涉及。渠:我,指诗人自己。势利:权势和财利。自萧闲:自有闲适之乐。画写:描写。景中景:如诗中所言的山水景色。云分山外山:山外有一座座山峰。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前八句借孤竹、赤松子、泉水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绕檐森竹木,环列类排衙 - "绕檐":形容竹子环绕着屋檐。 - "森竹木":指的是竹子茂密的样子。 - "排衙":旧时官员上朝前排列队伍的仪式,这里比喻竹木环绕的布局有序。 2. 供客何消酒,论文只藉茶 - "供客":提供食物给客人。 - "何消酒":不需要酒来招待客人。 - "论文":讨论文章或学问。 - "藉":依靠。 3. 禽声喧昼永,日影印窗斜 - "禽声"
【译文】 平生爱好山水,闲雅之情谁与共? 养竹于庭前小径,栽花于庭院一弓。 棋局旁消磨长日,琴上鼓响春风拂面。 静谧之中谋生计,优游自在道不穷。 【注释】 1. 丘壑:指山水,山野景色。 2. 闲雅:指悠闲、高雅的心境。 3. 三径:指门前小路或庭院里的小径。 4. 地:这里泛指庭院。 5. 棋边:指下棋时旁边。 6. 薰风:指和煦的春风。 7. 谋生计:考虑生计问题。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其思想情感,然后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提示,从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再用韵”,是律诗的押韵要求之一,此为律诗的格式特点,也是对诗人的一种限制。 颔联:“林深辙迹稀”。意思是:树林深处,车马往来稀少。“辙迹稀”即车马行走后所留下的车轮痕迹很少,说明路途遥远或偏僻。 颈联:“折蕉当巨扇
【注释】 梅:梅花 幽岩顶:指高山的岩石上。 脂粉:指涂在脸上的胭脂,这里指人工打扮的东西。 了无:完全没有。 香清远:香气清香而遥远。 和羹:指调和羹汤,比喻做官。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与汪藻同游庐山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首句写梅花生长环境高洁,次句写梅花盛开枝头,第三句写梅花没有脂粉味,第四句写梅花的雪霜姿,第五句写梅花的高洁之质,最后一句写梅花的高贵气质。全诗语言朴素自然
【注释】 数椽(shu chuan)指几间小屋,欹(qī倾斜)欲压:像要压倒似的。仿佛玉川庐(yu chuān lú):好像陶渊明的住宅——东篱菊下。不结市朝梦:不追求功名利禄。惟便水竹居:只愿过着清静自然的生活。静中谙世味:在宁静中了解世间人情世态。贫里见亲疏:贫穷之中能分辨出亲友与陌生人的远近厚薄。忽怪幽池涨:忽然奇怪那池水怎么涨起来了?元通灌稻渠:原来是用来灌溉稻田的水渠。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