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崧
【注释】 答:回答,作答幼春:指白居易。当时他正在任江州司马,时年五十四岁,故称幼春。 繁华过眼吹石火:繁华世事如同石火,转眼就消失。 乌衣巷: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旁一条南北向的街道,因住户多为王、谢等豪门世族,门面油漆朱红,所以叫做乌衣巷。 封胡辈:封胡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号,这里指李白。 相从:相随同去,相依为伴。 东山:即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 【译文】 繁华世事如同石火一样瞬间消失
《咏史五首》是南朝宋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三晋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三晋本一家:三晋指的是战国时期的三个强国,即韩、赵、魏。这三者本是晋国的分支,但在春秋晚期,它们因为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而结成了联盟。 2. 龙战无时闲:龙战比喻国家的争斗,无时闲表示没有停歇,意味着国家之间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片刻的懈怠
【注释】 1. 无双士:指古代传说中的楚人卞和(字子期,春秋时楚国人)和他的弟弟卞和之弟卞和(又名丁公,春秋时楚国人),他们都有重瞳(即一目重瞳)。 2. 重瞳不相识:比喻卞和兄弟二人虽同目重瞳却互相不认识。 3. 走归汉:指卞和兄弟二人因献玉被误认为作伪而逃离楚国。 4. 天子推衣食:指汉王刘邦对卞和兄弟二人厚待有加,不仅让他们吃穿不愁,还赐给他们高官厚禄。 5. 龙性本难驯,骏马岂受勒
自台湾来晋江寓舍独坐,怀兄子铨 自从从台湾回到福建晋江,我在寄居的房子里独自坐着,心中一直想着我的弟弟。 昔去榴花红,今来芦絮白。 从前我们去时,榴花盛开着鲜艳如火的颜色,现在回来,却看到满地的芦花如雪一般洁白。 入门不见君,云作榕城客。 进门后看不到你的身影,只觉得像是在福州城(即榕城)一样飘浮着。 榕城在天未,水遮山复隔。 虽然福州就在天空之中,但是山高水深隔绝了我们的联系。
【注释】 出门即事:写诗人在出门时看到的各种景物,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多路歧:岔路很多。天荆连地棘:天上和地面都长满了荆树和荆棘。群山:指山峦。当眼前:耸立在眼前。俱含憔悴色:都显得疲惫不堪。万树无鸟飞:树上没有鸟儿飞翔。深藏避弹弋:隐藏起来躲避弓箭的袭击。兽蹄交康衢:野兽的蹄子践踏着宽阔的街道。去恐不测:担心有危险发生。回车:掉转车头。凛然归:坚定地回家。羲光:太阳初升时的阳光
注释:八月八日在船中作 桂落三山开琐院,群雄此日校文战。邹、郭同分市骏金,由基独试吟猿箭。有人抱璞涉风波,云是当年旧卞和。怅望玉门难自献,回思刖足一高歌。 译文:八月八日在船上创作 桂树飘落三座山峰的门户,开启锁院的大门。在这群雄逐鹿之时举行校文之战。邹阳、郭解一同分享市场里的骏马,而淳于髡则独自尝试弹奏着猿猴鸣叫的箭。有人带着未加工的璞玉涉过风波,他声称那是当年卞和氏所发现的玉
《观园中花木杂咏七首·其一》是一首描绘初秋景色和诗人情感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诗词原文: 初秋菊未花,叶亦不任摘。 莫信爱花心,柔枝都爱惜。 尽日东篱边,庶几遇彭泽。 2. 译文与注释: - 诗句翻译:初秋时节菊花尚未盛开,叶子也难以摘下。不要相信对花儿的喜爱之心,那柔软的枝条都会受到珍惜。在东篱旁边度过一整天,希望有机会遇到陶渊明般的隐逸之境。 - 关键词解释
诗句解读与分析: 1. "下床卧许汜,上床卧陈登" - 释义: 描述了诗人放下日常琐事,像古代人物一样安于简朴生活的情境。 - 关键词: "许汜", "陈登" - 两位都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士人,这里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态度。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向往隐逸、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在现实生活中寻求精神的宁静和满足可能是一种理想化的表达,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生活压力的逃避。 2. "求田复问舍
【注释】: 薄言:轻言,浅语。桂花:一种花,常在八月中秋前后开放。终朝:一整天。盈掬(yújū):满捧,装满了。遗(wèi):赠予。空谷:幽静的山间或深林中。佳人:美人。樵(qiáo)者:砍柴人。牧(mù)者:放牧人。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诗人任奉礼郎时所作。这是一组咏物诗,共七首。前四首写诗人在深林里采桂花,而没有遇见可意的人;后三首写诗人对所遇见的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咏史的形式,表达了对英雄被命运所困的感慨。 下邳圯上人 - 指的是在古代下邳这个地方的一个人物。圯上人在这里可能是一个隐喻,表示这个人虽然出身高贵,但因为某种原因被迫离开自己的地位,成为了普通人。 广柳车中客 - 指的是乘坐着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的人。这里可能是指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但现在却不得不过着平凡的生活。 进履久埋名 - 意思是说这个人曾经有很高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