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言采桂花,终朝不盈掬。采之欲遗谁?所思在空谷。
空谷无佳人,但见樵与牧。

【注释】:

薄言:轻言,浅语。桂花:一种花,常在八月中秋前后开放。终朝:一整天。盈掬(yújū):满捧,装满了。遗(wèi):赠予。空谷:幽静的山间或深林中。佳人:美人。樵(qiáo)者:砍柴人。牧(mù)者:放牧人。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诗人任奉礼郎时所作。这是一组咏物诗,共七首。前四首写诗人在深林里采桂花,而没有遇见可意的人;后三首写诗人对所遇见的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首:“薄言采桂花,终朝不盈掬”是说诗人整天采桂花,但是采到的桂花却不满一捧。诗人之所以这样轻言浅语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因为诗人并没有把这种感受看得很重要,他更关心的是“所思”,即所思念的对象。第二首:“采之欲遗谁?”是说诗人采了桂花想送给什么人呢?诗人用“谁”字,表明自己并不想送人,因为诗人认为只有“空谷”中的“佳人”才是他所要寻找的对象。第三首:“所思在空谷。”这句是说诗人的“所思”是在“空谷”。这里的“空谷”指的是幽静的山间或深林中,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地方。第四首:“空谷无佳人,但见樵与牧。”这句是说在幽静的山间或深林中没有美丽的女子,只能遇见打柴和放牧的人。这里诗人运用了“无佳人”的反衬手法来突出自己所思念的对象,即“空谷”中的“佳人”。

这首诗以采桂起兴,通过描写诗人在深林中采桂花,而没有遇见可意的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所思念的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空谷”中的佳人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理想。全诗语言浅显,意境清雅,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