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求可
【注释】 1. 秧针:指嫩稻。 2. 绕蓬门:指篱笆门,即茅屋的门窗。 3. 高陇:山头之上,地势较高的田陇,这里泛指高地。 4. 醁:一种酒名。 5. 榆连柳矗(chù):形容树木高大挺拔。 6. 乔松修竹:高大的松树和竹子。 7. 高廪(lǐn):粮仓。 8. 太平风俗:太平盛世的社会风尚。 9. 赏析:此词上阕写田园生活之美,下阕抒写对盛世太平社会的向往之情。全词语言平白如话,意境清新自然
【解析】 本诗写诗人在秋天的凄清景象中,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伤感。 首句“花凋林老”,点出季节,“渐”字渲染了环境气氛,暗示着秋风的到来。次句承上启下,由景及情,“玉露凝了”是说天气转凉,露水凝结了。三句“蒹葭映水苍苍”,写蒹葭倒映在水面上的景色苍翠,而“趁风倒”,则又写出蒹葭随风摆动,摇曳生姿的情景,这两句写自然景物。四句以“白雁”为比,说明秋高气爽,雁南来北往,向人们报告时令和消息
【注释】 尘世间的世事,都像一场梦一样缠绕。处世应当顺应日月的运行,逢人何必多费思量?追求利刃般锋利的智谋,只会断送痴情。 春酒熟了,何不用它来高歌一曲呢?尘网束缚,安乐少些;醉乡深处,快意多多。碌碌无为又怎样?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借咏叹“利刃断痴情”抒发自己对功名利禄的鄙薄与厌恶,对官场黑暗的不满与愤慨。全词以议论入诗,直抒胸臆。上片写人生如梦。下片写人生苦短。 此词一开头便说:“尘世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天花落”“便几日、霭霭云垂阁”意思是:天上的云彩飘落下来,几日前,云雾萦绕着高楼。 “冻折一树梅花,剡曲高人寂寞”意思是:寒冷使梅花枝干折断,剡溪旁的高士独享清寂。 “暖香烧尽,但频弄、鸬鹚鹦鹉杓”意思是:暖香燃尽,只有不停地摆弄着鱼鹰鹦鹉之类的水勺。
【译文】 园中门扉已锁好,正值早春时节,嫩柳高槐,春天的先兆。今非昔比,环境变迁,左右琴书,正当清晨。晚菘早韭都已生出。问园丁、梅花有多少?风吹池面,日上墙角,一群鸟儿在啼叫。 幽静。驾车回乡的世俗之人,只有清磬一声,陪着我长啸。应时盛开的夭桃,碎影无心落方沼。看那燕子初来小。渐对对、衔泥林表。窗前日日高眠,无人惊扰。 【注释】 ①绛都春:词牌名。 ②园扉关好:把园门关好了。 ③正嫩柳高槐
【注释】 ①比邱:古译指佛教中修行的男女僧人。这里泛指僧尼。②无隐义:没有隐晦的意思。③雨后木樨香气:雨后的木樨花散发香味。④蒲团:即坐垫,用蒲草编成的一种坐具。⑤空:空荡、空虚。⑥离却:脱离。⑦“若个”:什么?⑧木樨(xī):木犀花的别名。⑨“无隐义”:没有隐讳之意。⑩“雨后木樨香气”:形容木樨花开得非常旺盛。 【赏析】 此谜语以“天上云,瓶里水”起首,既点明了谜题所用的物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临江仙·送陈真州子华》。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飘飘荡荡随风去,许多柳絮楼前。 - 解释:飘摇不定地随风而去,如同飘飞的柳絮在楼前。 - 注释:柳絮,通常指春天树上开的白色花。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柳絮在空中飘荡,给人一种轻盈、自由的感觉。 2. 羊羔未买酒谁煎。 - 解释:还没有买到羊羔来煮酒。 - 注释:煎,煮。 - 赏析
【注释】 朔风吹作十分寒。:朔风,即北风。朔指北方,因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故称。十分寒,极言寒冷之甚。《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见万里黄河生骨,彻底琉璃照远天:《太平御览》卷七一五引《神异经》,云:“河图曰:‘河水千二百岁出龙。’又言‘河伯无水而渴死’,人以玉碗盛水与之,河伯贪其清冷甘美,饮之不厌。人乃埋诸土中,百年后河伯复出,求碗,不知所在
【解析】 此词是南宋词人陆淞的代表作之一,写一对燕子重归旧巢、相依相伴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片写社翁过雨后,水家人家绿柳垂杨,珠帘高卷。“一双”“隔岁”表明了这是一对久别重逢的老燕,“游遍”“缱绻”,则写出它们欢快的心情和对旧巢的依恋之情。下片写春光初暖,燕子便飞来穿柳衔花。“差池”一词写出了燕子在春风中飞翔的轻盈姿态,而“试问尔、于飞近远”
【注释】 呼牛呼马都皆是。一任世人名字。不合时宜须记。垒块终何济。 脂韦面目今如此。难出如今天地。场上偶然作戏。不用相回避。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世态炎凉的词,是作者在一次宴会上所作。词人用“呼牛呼马”比喻自己的遭遇,以“垒块”自比,说明自己受尽屈辱仍坚持抗争到底的决心;“脂韦面目今如此”则表明自己受尽侮辱而毫不屈服。全词笔锋犀利,感情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