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森
【注释】 列巘:山峰。 层:层叠。 四维:四方。 斜日透林霏:夕阳透过树林的雾气。霏,细雨貌。 寒潮夜向钱塘落:寒潮夜里在钱塘江上奔涌而来。寒潮,指海水温度降低而形成的大潮汐,俗称“海啸”。 估舶:古代船只的一种名称。 春从海峤归:春天随着大海的潮汐回到陆地上来。海峤,指海边山岭。 沈氏楼边新燕入:沈氏楼边的燕子刚飞进新巢中。沈氏,指南宋宗室赵构,字德秀,封为越王。 罗家宅里旧人稀:在罗家宅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题目“谢广济篆咏怀”中的“广济”可能是作者的字或号。 逐句释义: - 皎皎菱花镜:形容菱花镜明亮如初,尽管经历了破败,其原有的光华依旧存在。 - 镜破光故在:镜子破了,但光芒依然存在。这里的“光”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的光辉或理想。 - 芃芃幽谷兰:指幽谷中的兰花,即使凋谢了,香气依然不减。这里用兰花来比喻诗人的品格和才情。 - 兰谢香不改:兰花凋谢了
谢广济在梅川量移,与浔阳相邻。 浔阳是家乡郡,重聚难重陈。 白亭问烟月,萧萧愁煞人。 人亦无所忤,地亦无所恋。 乡书拜使者,拜罢泪如霰。 寄声谢高堂,莫问胡威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感旧三首·其一》,其中“谢广济篆咏怀”是其中的一句。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译文: 自从我离开长安来到梅川,这里就成了我的新居所。虽然这里的环境与我熟悉的浔阳相比略显荒凉
辛卯三月廿四登舟 疏慵真许国,涕泣竟辞亲。 译文:我因为国家的需要而疏远懒散,泪水洒落却终究要离开亲人。 注释:疏慵(shū yōng):疏远懒散。 译文:国家需要,我不能拒绝,我虽然想家,但为了国家,我只能泪眼告别亲人。 注释:疏慵真许国:为国家的需要。 译文:泪水洒落,但我还是要离开亲人,我要为国家效力。 注释:疏慵真许国:泪水洒落,但我还是要离开亲人。 落日班声动,沿流翠带新。 译文
江行望麻姑山 脉脉广川流,兰楫从此去。 残雪蕴丛薄,夕阳隐荒戍。 麻姑朝未回,仙坛想如故。 村庄四五家,衰草门外路。 飞瀑界青碧,稠杉缈烟雾。 遥企山中人,颇惬山中趣。 快然念吾侪,仙风几时御。 译文: 江水缓缓流淌,我们乘着兰船从这里离去。 残存的雪花覆盖了丛生的草木,夕阳在荒芜的边塞小营中隐去。 麻姑山的清晨还未归来,但仙坛依旧宁静如昔。 村子里有四五户人家,门外的路旁长满了枯萎的野草。
谢广济篆咏怀 尽瘁已四载,不觉心神疲。 君恩贳劳勚,就闲遂初衣。 霜啼释重负,卓立当风嘶。 眷言念畴曩,翩翾振羽仪。 车马与梧桐,盼睐生光辉。 恨无凌霄翮,青云难等期。 兹焉得收身,幸未隳涂泥。 注释: 1. 尽瘁已四载:我已经尽力工作了四年。 2. 不觉心神疲: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很累。 3. 君恩贳劳勚:陛下的恩典让我免去了劳累。 4. 就闲遂初衣:就在这个时候,我可以穿上我最喜欢的衣服。 5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此诗首联“水绕山围翠几堆,秋清向晚独登台”,是描写了郁孤台的自然景色。诗人登上高处,只见周围环绕着绿树青山,郁孤台四周绿树环抱,青山环绕
谢广济篆咏怀 谟草荫北堂,芊蔚颜色好。 负书事远游,书田刈获早。 归来衣有尘,阿母亲为扫。 一昨羁薄宦,乃古夜郎道。 注释: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北堂的草荫下,看到妻子的容颜美丽而感到欣慰。 负书事远游,书田刈获早。 归来衣有尘,阿母亲为扫。 注释: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因为工作的原因离家远行,在书田里辛勤劳作,收获了成果。回到家中时衣服上沾满了尘土,是母亲的手为他扫去。 一昨羁薄宦,乃古夜郎道。
【注释】 问月楼:在今江西九江市,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故居。 万古同看山月小:意思是说无论多少文人墨客来到此楼,都只能看着这小小的山月出神。 雪涕何时得暂收: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暂时把眼泪擦干呢? 沅芷澧兰为谁荐:沅芷,指湘水的芷草;澧兰,指澧水的兰花。这里比喻屈原的忠贞和高洁。 烽烟正在海西头:烽火台燃起了信号的烟雾,就表明战事已经爆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居、对家乡
尽瘁已四载,不觉心神疲。 君恩贳劳勚,就闲遂初衣。 霜啼释重负,卓立当风嘶。 眷言念畴曩,翩翾振羽仪。 车马与梧桐,盼睐生光辉。 恨无凌霄翮,青云难等期。 兹焉得收身,幸未隳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