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菱花镜,镜破光故在。
芃芃幽谷兰,兰谢香不改。
我无烈士肠,浮名壮已悔。
野田非丰收,茅檐愧相绐。
倦翮思茂树,枯肆忆大海。
谅乏济时略,毋使猿鹤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题目“谢广济篆咏怀”中的“广济”可能是作者的字或号。

逐句释义:

  • 皎皎菱花镜:形容菱花镜明亮如初,尽管经历了破败,其原有的光华依旧存在。
  • 镜破光故在:镜子破了,但光芒依然存在。这里的“光”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的光辉或理想。
  • 芃芃幽谷兰:指幽谷中的兰花,即使凋谢了,香气依然不减。这里用兰花来比喻诗人的品格和才情。
  • 兰谢香不改:兰花凋谢了,但其香气依然不改变。这里赞美了兰花的坚韧和不屈。
  • 我无烈士肠:我没有一个像烈士那样刚毅坚定的心肠。这里的“烈士肠”可能指的是烈士的刚毅和坚强。
  • 浮名壮已悔:追求功名利禄,现在想来都感到后悔。这里的“浮名壮”可能指的是虚名和功利。
  • 野田非丰收:野外的土地不是丰收的田地。这里可能暗指诗人的生活并不富裕或不如意。
  • 茅檐愧相绐:惭愧于自己简陋的茅屋,没有让人相信它是真的。这里的“相绐”可能指的是自欺欺人。
  • 倦翮思茂树:疲倦的翅膀想要飞向茂盛的树木。这里比喻诗人渴望得到更好的生活或机会。
  • 枯肆忆大海:在枯萎的地方怀念大海。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
  • 谅乏济时略:或许缺乏拯救时世的才能。这里的“济时略”可能指的是治理国家或时代的才能。
  • 毋使猿鹤待:不要让那些像我一样无用的人等待机会。这里的“猿鹤待”可能指的是那些无用之人等待时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中通过描述菱花镜、兰花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光芒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是李商隐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