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昆田
【注释】 雏鹦鹉:幼小的鹦鹉。 慧禽生小已婵娟:小鹦鹉聪明伶俐,像画里的鸾凰一样美好。 边鸾:指画眉鸟。古代诗人常用鸾鸟比喻女子美丽。 绮阁:华美的房舍。这里借指富贵人家。 芳林:美好的树林。 莺调舌:黄莺的鸣声婉转动听。 燕比肩:燕子飞翔时排成人字形,与人并肩飞行。 铃索:即“金铃”,用来系住或拴住鹦鹉等鸟类的一种带子。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只小鹦鹉的形象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
【注释】 十八:指女子十八岁。云鬟:云状的发髻。趁:追逐。燕支:即胭脂,这里指荔枝。芙蓉逻:一种植物,其花如蓉,故称。浓烟里:指烟雾缭绕之中。翡翠:一种鸟,这里借指翠绿的叶子,因荔枝叶有翠绿色。珊瑚:一种树,其果实可做药材。子重:果实肥大。蜀山闽海:泛指南方。玉局仙人:指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玄宗时为翰林学士,曾自称为“谪仙人”。赋诗:写诗。 【赏析】 首二句是说
诗句:轻红挂绿早登盘,自笑新来量渐宽。 注释:轻红色的荔枝挂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诱人,我笑着说自从品尝了之后,我的胃口似乎也变大了,吃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吃几口就饱了。 赏析: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将初尝新州荔枝时的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轻红挂绿早登盘"形象地描绘了荔枝的颜色和形状,让人仿佛能够看到那新鲜诱人的果实。"自笑新来量渐宽"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变化的感慨
这首诗是诗人在七夕之夜的感怀所作。 “闰七夕”三字,点明诗题。闰年有两次七夕节,因此诗人特别提到。这既是为了与前文所叙的“又趁秋宵月一弦”相呼应,也是为了突出七夕夜之不同凡响。 第一句“闰七夕”,是说闰年的七夕节。这里用“又”字,表明这是诗人对前一年闰年七夕的追忆,同时也是诗人对今年闰年七夕的独特感受。这里的“闰七夕”,实际上是指农历的七月七日,因为农历的七月初七,正好在七夕节。而“又”字
七夕节后一天 掩袖倾囊怯早秋,河边洒泪雨初收。 风筵乍写经年恨,夜帐新添一段愁。 金井有时桐叶坠,碧天无语杼声幽。 悬知万顷星湾畔,妒杀鸳鸯睡插头。 注释: 1. 掩袖倾囊怯早秋:意思是说女子羞涩地遮住袖子和口袋,担心过早地迎接秋天的到来。 2. 河边洒泪雨初收:意味着在河边流下了眼泪,雨水开始停止。 3. 风筵乍写经年恨:意思是说刚刚铺开筵席,心中充满了经年累积的怨恨。 4. 夜帐新添一段愁
汲古堂前红梅秋日吐花和青叔韵 三八瑶姬酒兴阑,临风醉倚玉栏干。 霞痕入晓光欺杏,脂气迎凉韵胜兰。 不逐冷香春日梦,爱分秋夜露珠团。 绛纱衫里肌如雪,莫作浓花艳蕊看。 注释: 1. 汲古堂前红梅秋日吐花:汲古堂前,指的是古代的藏书楼,位于今北京西城区。红梅在秋天开放,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这句诗描述了汲古堂前的红梅在秋天开放的景象。 2. 三八瑶姬酒兴阑:三八瑶姬,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美女之一
【注释】 孔翠:指鹦鹉,因孔夫子曾以翡翠为饰。应惭品格低:应惭愧自己的品格低下。独怜万里只单栖:只喜欢在万里之外独自栖息。 幺凤: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珍禽。豆蔻:女子十三四岁时的代称。锦鸡: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金缕:指华丽的衣带。含愁歌夜月:在月光下唱歌。彩衫凝恨舞晴霓:穿着绚丽的衣服跳舞,表达深深的怨恨。秋凉莫道思归字:不要因为秋天的寒冷而想到回家。才子:有文才的人。争拈翠管题
【注释】 1. 佛手柑:柑橘的一种。 2. 弹指无心学赵州: 赵州,即赵州从谂(800-879),唐代禅宗高僧,以教法圆融著称。 3. 越娘纤手摘来柔:越娘,唐代女子的代称。纤手,纤细而灵巧的手。 4. 腕边乍脱珍珠钏:手腕上刚摘下了珍珠做的手钏。 5. 掌上堪悬茉莉毬:手掌里可以悬挂茉莉花球。 6. 天女散花因问疾:天女散花的故事源于佛教故事,此处用来比喻佛法如花雨般洒落人间。 7.
七夕 盼到秋河络角时,露香风细慰相思。 素娥凝恨成遥妒,灵鹊多情赴好期。 暮雨又留来岁约,愁机重织断肠诗。 别离情绪难消遣,只有双星脉脉知。 译文: 期盼着秋夜银河的繁星,那温柔的露水和清凉的秋风,都用来安慰我深深的相思。 月亮中的嫦娥被这相思之情所困扰,化成了一只嫉妒的鸟儿,飞向远方。 喜鹊因为多情而飞向了牛郎织女的好时机,希望在那一天能见到他们。 晚来的春雨又给明年的约定留下悬念
五色鹦鹉三首其一 奇姿惜未载经,番舶凌涛度紫溟。 麝坐护寒遮蜑两,玉笼流影入倭屏。 九苞丹穴雏分羽,五色罗浮蝶借翎。 休说绿朝云语巧,未如时乐鸟偏灵。 注释: 1. 奇姿惜未载经:珍奇异美的鹦鹉可惜还没被记载在经书上。 2. 番舶凌涛度紫溟:来自远方的船只(泛指外域)正划过波涛汹涌的大海,穿越紫色大海水。 3. 麝坐护寒遮蜑两:麝香坐在鹦鹉身旁,保护着寒冷,遮挡着海中的渔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