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翰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古诗,通过对松树、山峰等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第一句“高士清癯比鹤”,描绘了一位高雅之士,他的身形清瘦,如同鹤一般,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第二句“长松夭矫犹龙”,形容这棵松树生长得非常茂盛,枝条伸展开来,就像一条矫健的龙一样。 第三句“如在山阴道上,经行万壑千峰”,诗人仿佛置身于山阴道上,行走在曲折蜿蜒的山路之上
注释:高士谦墨竹雨竹 新长的竹子刚刚从竹笋中脱下,春天已快结束了,天气变得炎热。 枕上被南方的暖风熏得睡得很香,时常听到竹节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音。 译文:新长出的竹子刚刚从竹笋中脱出,春天快要结束了,天气也变得炎热起来。我睡在床上,被南方的暖风吹得睡得特别香甜,不时听到竹子的节子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竹林沐浴着南风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
【注释】 长松:高大挺拔的松树,这里借以比喻人。 落落:高而直的样子。 渠渠:宽广、宽敞的意思。 应笑:应当嘲笑,指不应被任用。 樗(chū):大材,无用材,这里指庸才。 拥肿:粗大的树干,形容形体臃肿。 老:同“熬”,受。 【赏析】 这是一首自叹诗。开头两句是说:“高大挺拔的松树有千丈之高,巍峨壮观的大厦有万间之广。”诗人用松树和大厦作为比喻,说明自己的志向与才干。“应笑”一句是说
画 石上悠然独酌,空山谁与相亲。 满目长松流水,安知不是佳宾。 注释: 1. 石上悠然独酌:指在岩石上悠闲地独自饮酒。悠然:闲适的样子。独酌:独自饮酒。 2. 空山谁与相亲:意思是说在这空旷的山中,有谁能与我相亲?相亲:亲近的意思。 3. 满目长松流水:意谓眼前是满眼的青松和潺潺的流水。 4. 安知不是佳宾:意谓哪里知道这不就是一位好客人呢?佳宾:好客的主人
【注释】 扇面画竹:在扇面上画着竹子。 故人清风,美人明月:指你是一位高风亮节的君子。 胡为来哉:为什么你来到此地? 君子之节:是君子的操行和节度。 【赏析】 此诗写一位故人的风采,通过描绘其形象和风度,赞颂了这位故人具有高尚品德。 “扇面画竹”,这是在扇面上绘上竹子的形象,这扇子的主人大概是位清雅脱俗之人。 “故人清风”,这里用一个典故,“清风”指的是高洁的人格,即古人所说:“清风两袖,出山去
注释: 月升中天,琴声悠扬。有君子在此,唱诵诗歌。松风阵阵清幽,石泉潺潺流响。放眼望去白云,让我遐想无限。他有着道德品质,与竹林七贤媲美。借助这幅图画,展现从容不迫。云月无尽,松泉永恒。善弹之音无需鼓荡,万景皆在其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之情的诗。全诗以月、琴、松、石泉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品德和才华的敬佩之情。同时
【注解】 南屏:位于浙江淳安县,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名胜区。 隐者:隐居山林中的读书人或道士。 草堂:茅屋,多指隐居的地方。 谁栽:谁栽种,指谁种下这些竹树。 昨夜:昨天晚上。 山禽:即山鸟,栖息在山上的鸟兽。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小诗。诗人询问住在山中的人,是谁栽种了茅屋旁的竹树?回答是他自己。“昨夜何时雨过?山禽几许飞来?”这两句话写出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惬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我设题时,一般会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以及艺术效果等方面展开思考。答题时首先指出诗句的内容,然后再分析其表达技巧,最后总结其艺术效果及思想情感,一般分三步作答。注意,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信息,还要注意语句的通顺与连贯性。 “鸣鹤遗音苏武慢”句意为:那高飞的鹤啊,你留下的遗响多么清亮,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注释】 问初秋明月,更一夕、十分圆。喜鸿雁行中,居然生子,眉目娟娟。只今年逾弱冠,遇生朝刚要赋诗篇。莫学汝家痴叔,蹉跎已傍中年。 问:询问。 博山:博山炉,一种用金属制的香炉,以铜为佳,有铜绿的光泽。风袅:风吹,烟雾缭绕。水沉烟:即龙涎香,是一种名贵香料。 绛蜡:红色蜡烛。华筵:华丽的宴席。 檀板:檀木制成的乐器。歌词:歌曲。 银甲:银色的盔甲。弹弦:弹奏乐器。 阶庭:院落庭院。玉树:比喻侄儿
画 小艇东去西去,长江朝流暮流。 笑入芦花深处,清风明月悠悠。 注释:画:指江水。东去西去:形容江水向东、向西流去。朝流暮流:早晨和晚上的水流。芦花深处:指芦苇丛生的地方。悠悠:轻轻飘动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上景色的诗。诗人用“小艇”、“芦花”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水的流向以及夜晚的景色。整首诗语言朴实,画面清晰,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江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