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南屏隐者,草堂竹树谁栽。
昨夜何时雨过,山禽几个飞来。
【注解】
南屏:位于浙江淳安县,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名胜区。
隐者:隐居山林中的读书人或道士。
草堂:茅屋,多指隐居的地方。
谁栽:谁栽种,指谁种下这些竹树。
昨夜:昨天晚上。
山禽:即山鸟,栖息在山上的鸟兽。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小诗。诗人询问住在山中的人,是谁栽种了茅屋旁的竹树?回答是他自己。“昨夜何时雨过?山禽几许飞来?”这两句话写出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惬意。
问讯南屏隐者,草堂竹树谁栽。
昨夜何时雨过,山禽几个飞来。
【注解】
南屏:位于浙江淳安县,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名胜区。
隐者:隐居山林中的读书人或道士。
草堂:茅屋,多指隐居的地方。
谁栽:谁栽种,指谁种下这些竹树。
昨夜:昨天晚上。
山禽:即山鸟,栖息在山上的鸟兽。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小诗。诗人询问住在山中的人,是谁栽种了茅屋旁的竹树?回答是他自己。“昨夜何时雨过?山禽几许飞来?”这两句话写出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惬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稚登为友人朱仲谊写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河桥柳青不忍折,临岐顿觉中肠热。 - “河桥柳青”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河桥景色,柳树翠绿,生机勃勃。 - “不忍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 - “临岐顿觉中肠热”形容看到朋友离去时内心的激动和不舍,仿佛心中的感情沸腾。 2. 百年几见一代人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布谷鸟作为主题。下面逐句解释: 1. 阳春布德鹰化鸩,眼虽可识心和柔。 2. 野人因见拂其羽,有事南亩并西畴。 3. 桑林阴阴桑葚熟,仿佛禽言如布谷。 4. 秋成准拟去输官,农务当勤何待促。 5. 周家开国本务农,艰难王业存豳风。 6. 仓庚鸣鹃俱在咏,布谷应候将无同。 7. 田家望雨由清哢,况闻处处催春种。 8. 黍稷今年如满家,布谷之祥胜灵凤。 译文: 1.
高士谦墨竹 其四 雪竹 天寒翠袖正薄,月满琼枝又新。 只恐凤凰巢冷,截筒吹转阳春。 注释与赏析 天寒翠袖正薄,月满琼枝又新。 - 注释:天气寒冷,绿色的衣袖也显得薄弱。月亮圆而明亮,使得洁白的竹子更显生机勃勃。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天寒”和“月满”,描绘了一幅清冷中透出生机的美景,形象地展现了冬夜中的雪竹之美。 只恐凤凰巢冷,截筒吹转阳春。 - 注释
【注释】 湖风:湖边之风,此处指吹拂湖边的秋风。沙目:眼睛被沙子磨得睁不开的样子。终南进士:指终南山的进士。倔然:倔强的样子。蓝袍靴露趾:穿蓝袍、露出脚趾。 硬黄:黄色的纸张。书:书写。一纸:一张纸。若曰:好像在说……上帝:上天、神明。锡尔祉:赐给你福祉。猬磔:像刺猬那样蜷伏。于思:思考。含老齿:满口牙齿都长出来了(比喻年纪很大)。颐指:指挥别人。守门:守卫门户。荼与垒:茶饭,饮食,这里指生活
辛亥岁秋,帘分韵得上字。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夜晚听到窗外蟋蟀的声音,感慨时光易逝、岁月如流的情景。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明时圣主作,文治在所尚。 - 注释:在这个光明的时代,圣明的君主致力于治理国家,重视文化教育。 - 赏析: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2. 声教极被渐,舆图混轮广。 - 注释:声威教化遍及各地,国土辽阔广大。 - 赏析
我行古剑关前路,正见岳王坟上树。 坟前湖水日夜东,万古不流忠烈去。 汴梁城里胡尘飞,炎精一蔽天无辉。 宫墙烟柳自春昼,画梁燕子将谁依。 新愁又到西湖柳,万缕黄金拂人首。 长条折取赠行人,谁酹英雄一樽酒。 四弦弹出陌上花,推手为琵却手琶。 坡仙有语谁解道,独歌缓缓妾还家。 往古来今无限思,欲着春风恐无地。 杜鹃秪解管兴亡,蝴蝶何曾知寤寐。 可怜冻雀纥干山,致身不似艮岳间。
【注释】 景献:唐宣宗李炎。王维:唐代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南唐:五代十国时期,由李璟建立,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市)。金错刀:一种装饰精美的铜器。齐纨:古代的一种白色细绢。袅翠:形容女子的发髻。宛似:好像。黄陵庙:相传是舜帝和娥皇、女英的祠庙。九疑:山名,在今广西。瑶瑟:玉制的瑟。宣和年间,指宋徽宗赵佶时期。丹青:绘画。墨君:指王诜。制筒:制作乐器。有熊:指《楚辞》中的《天问》一文,作者屈原
【译文】 高田宜种蔬菜,下田宜种粮食。 年成不好和饥荒,怎敢指望吃肉食。 雨后收拾荒废的田地,铲除杂草使土地恢复力。 会看根本生长得,采摘时要警惕不要急躁。 上天同情我们贫寒,这些东西一点也不吝啬。 就像整年谋划一样,十瓮菜也能收获。 现在嘲笑画上的东西,馋涎欲滴流满胸臆。 长久能吃到菜根,这是天下没有的好滋味。 【注释】 画菜:指《神农本草经》中的“神农百草图”,其中记载了各种药物的名称、性味
【注释】 1. 甲寅:即洪武四年(1371)。 2. 仁和:今属浙江。 3. 四明:在浙江。 4. 陈子善:字子善,元朝末年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官,明朝建立后,他隐退不仕,故称“陈先生”。 5. 麒麟冢:相传春秋时孔子曾梦见老子骑白麒麟而过,于是筑坛建庙祀之,后人称为“圣祖庙”,俗称“孔子坟”。 6. 乘拱:拱手而立,表示恭敬。 7. 忠臣:指孔子的弟子颜回,因忠诚于师,被孔子称赞:“一箪食
注释:在天空中,我好像看到了一对飞翔的鹤,它们飞到了云层之上,为我衔来了天上的文章。 赏析: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自己与朱仲谊的深厚友谊,表达了对朱仲谊深深的思念和祝福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前途的美好期许
画 小艇东去西去,长江朝流暮流。 笑入芦花深处,清风明月悠悠。 注释:画:指江水。东去西去:形容江水向东、向西流去。朝流暮流:早晨和晚上的水流。芦花深处:指芦苇丛生的地方。悠悠:轻轻飘动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上景色的诗。诗人用“小艇”、“芦花”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水的流向以及夜晚的景色。整首诗语言朴实,画面清晰,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江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注释:画 春天的乡村里,处处都是鲜花柳树,家家户户都种着桑麻。 小船在溪水中转悠,好山不用云遮掩。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开头两句“春日村村花柳,人家处处桑麻”,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春天来临时,村庄里的花柳盛开,人们家的四周种植着桑麻,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第三句“小艇却寻溪转”,诗人乘坐的小艇在溪水中缓缓前行,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注释: 画:指山水画。 寻源幽涧长往 ——寻找源头,沿着山间的小道一直往前走。 倚杖斜阳未还 ——倚着拐杖,等待斜阳下山。 桥下潺潺春水 ——桥下的溪水潺潺流淌。 和云流出空山 ——像云一样流出,流向了空寂的山谷。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山水画,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在山间行走的情景。诗人沿着山路寻找水源,倚着拐杖等待日落。当他走到一座桥下时,看到了潺潺流淌的春水,仿佛与天空中的云朵一起流淌
【注释】 长松:高大挺拔的松树,这里借以比喻人。 落落:高而直的样子。 渠渠:宽广、宽敞的意思。 应笑:应当嘲笑,指不应被任用。 樗(chū):大材,无用材,这里指庸才。 拥肿:粗大的树干,形容形体臃肿。 老:同“熬”,受。 【赏析】 这是一首自叹诗。开头两句是说:“高大挺拔的松树有千丈之高,巍峨壮观的大厦有万间之广。”诗人用松树和大厦作为比喻,说明自己的志向与才干。“应笑”一句是说
【赏析】 “童子携瓶沽酒,仆夫汲水煎茶。”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画卷。诗中描绘的是主人翁与童子、仆夫三人共饮的情景。从诗中可以看出,主人翁闲适自在,怡然自乐,不计较名利,不慕富贵,过着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 “坐对青山扪虱,不妨终老烟霞。”这两句是写主人翁在青翠的山峦前,悠闲地坐着,用手摸着长满虱子的头,悠然自得地度过余生。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超脱尘俗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
画 石上悠然独酌,空山谁与相亲。 满目长松流水,安知不是佳宾。 注释: 1. 石上悠然独酌:指在岩石上悠闲地独自饮酒。悠然:闲适的样子。独酌:独自饮酒。 2. 空山谁与相亲:意思是说在这空旷的山中,有谁能与我相亲?相亲:亲近的意思。 3. 满目长松流水:意谓眼前是满眼的青松和潺潺的流水。 4. 安知不是佳宾:意谓哪里知道这不就是一位好客人呢?佳宾:好客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