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坤修
【注释】 余阙殉义处:余阙,宋朝名臣,因抗金有功被封为济国公,后因得罪权相蔡京而被贬。他在江西任地方官时,因得罪权臣而遭迫害,最终在狱中自杀。殉义,指牺牲生命以报效国家;处,所在之地。碑亭联:碑亭,是纪念死者的场所,这里指纪念余阙的祠堂。联,对偶句。 学希圣:向圣人学习,希望成为圣人。希,希望;圣,圣人。文起衰:文章能够使衰败的局面得到振兴。起衰,使衰落的状况得到恢复。功延末造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阅读能力,要求考生对诗歌的内容有清晰的理解,能够对诗歌进行鉴赏。解答本题时,考生应首先把握全诗内容,然后结合注释,逐句翻译。最后,在译文的基础上分析诗人的情感,并加以赏析即可。 “二十年患难相从”,是说与曾国藩共同度过二十年的艰苦岁月。“深知备极勤劳”,是说对曾国藩的辛劳深有体会。这两句话是说曾国藩是一位值得称道的元老重臣。 “五百里仓皇奔命”
【注释】 挽吴鹤山父:这是一首挽联,意在悼念亡故的父亲。吴鹤山父:指作者的朋友、同年进士吴兆骞(1631—1704),字汉槎,号耦长,别号东园。 【译文】 我们本是同宗弟兄,当年一起议论国事,现在遇到困难时才可怜我; 试问乡里父老,今后任劳任怨,又从哪里再找到这样的贤人? 【赏析】 此联是作者在为友人吴兆骞的挽联,其内容表达了作者的哀思之情。首句“本是同族弟兄”,言及他们都是同胞兄弟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是诗词的默写与赏析相结合的试题,注意根据注释翻译并理解诗意。“地隔中原劳北望”意思是说中原大地与自己相隔千里,只能遥望着中原大地。“天生江水向东流”意思是说江水自然地从东边奔涌而去,这是对长江的描写。“江水”是关键词。 【答案】 ①大观亭:在今江苏南京市西,相传为三国时吴王孙权所建。②劳:苦、忧虑。③江水东流:指长江之水由西向东奔流。“生”是使的意思
注释:愿我能化作一条红丝带,那样也胜过你那如碧色的纱笼。 赏析:这首诗以女子的口吻抒发自己的感情。前两句直抒胸臆,希望成为男子的眷属,后两句是说即使不能成为眷属,也要比男子所爱的别的女子更出色、更有魅力。全诗委婉含蓄,情意深长,既表现了女子对男子真挚的爱恋之情,又显示了女子聪明机智的才思和高超的技艺,令人回味无穷
【注释】 ①“南州”:指南朝时建康(今南京)。②“高阁”:高大的楼阁。③“江上诗人”:指谢灵运,他曾在建康作过大司马参军,因受诽谤被贬永嘉,后还京,又被诬为谋反被杀。④“马当山”:在湖北黄石市西南长江边上,是三国孙权所筑的城垒。此诗借马当山自喻。⑤“一帆风”:即顺风。⑥“掀髯”:张开两腮,形容得意的样子。⑦“空对”:徒然地面对。⑧“赏析”: 【译文】 南州长久没有高大的楼阁
百战惨何极,藐躬当劫余。 百战后的惨状令人绝望,我的身体已经疲惫不堪,像是被战争摧残得支离破碎。 苍黄事戎马,寂寞置琴书。 我被迫在战争中奔波忙碌,闲暇时只能将琴和书放置一旁。 泪为群黎洒,家无担石储。 我为天下黎民百姓流泪,家中却连一粒粮食也存不住。 自知狂足哂,举世可容予。 我知道自己如此狂傲自大,世人也会对我宽容接纳。 注释:百战:指历经百战。苍黄:形容匆忙的样子。戎马:指战争。琴书
【释义】: 风雅的志向真是崇高古老,您笑口常开令人高兴。 世俗的尘埃随处飘洒,清高的气质直逼人前。 白社一起携带美酒,共同筑起黄金高台。 文化事业要依靠大家,珍视才华出众的人。 【赏析】: 首联“风义真高古,逢君笑口开”,以“风义”二字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笑口开”则描绘了一幅欢快和谐的画面,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颔联“俗尘随地是,清气扑人来”
别去惟余两鬓皤,离怀可奈故人何。 不堪万里飘零甚,况值中年感慨多。 夜雨几时同把酒,朔风今日尚横戈。 千秋独羡鸱夷子,一舸偏能访苎萝。 吴坤修这首《答王戎部孝凤见寄》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他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以及面对生活困境的坦然态度。此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吴坤修高超的诗歌艺术造诣
吾爱许夫子,传家守一经。 虚心师绿竹,健翮振苍冥。 车笠盟如水,干戈鬓欲星。 故乡尚烽火,何忍向南溟。 注释: - 吾爱许夫子,传家守一经:我非常喜爱你,你把家族传给了经书。 - 虚心师绿竹:你谦虚地学习绿色竹子。 - 健翮振苍冥:你的翅膀强壮有力,振翅高飞。 - 车笠盟如水:你与许六仙屏的盟约如同流水一样纯洁。 - 干戈鬓欲星:你的白发像星星一样闪耀。 - 故乡尚烽火:你的故乡还在战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