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祺
幽壑霁残雨,飞云昼蒙蒙。 大江泻练遥,上与银汉通。 村墟极平圹,岛屿迷西东。 长林隐空舍,众籁吟天风。 悬崖忽焉断,浩荡烟涛雄。 夕岚落霞外,把钓何老翁。 流水共情性,沙鸟知心胸。 浩然沧浪歌,濯足清潭中。 始知簪绂华,不与渔樵同。 兴适随去留,身闲忘达穷。 我生本放浪,中年抗尘容。 观图思初服,脱屣期息躬。 长揖凤鸾侣,永投鸥鹭踪。 自此卸衔勒,郊原春草丰。 这首诗以米南宫画为题
【注释】 1. 宿金乡铺:在金乡县驿站住宿。金乡,今属山东。铺,驿舍。 2. 寂寞:孤独冷落的样子。邮亭,旧时传递公文的处所,也供旅客投宿。户半扃,门儿半掩着。扃(jiōnɡ)――关。 3. 茅茨(cī):茅草盖的屋顶。疏星:稀疏的星光。 4. 四无邻舍舆台睡:四周没有邻居,连车马也停止了活动。舆台,指车上的帷帐等设施。 5. 露自成霜水自冰:露珠自然凝结成霜,江水自然结冰。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燕子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稳定生活的追求。 “垒破频频旋补泥”,描绘了燕子筑巢时频繁地将巢破损后修补的场景。这里的“垒破”指的是燕子筑巢时不小心弄破了蛋壳,而“频频旋补泥”则表示燕子不断地将破碎的巢重新修补起来。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燕子筑巢时的勤劳与坚韧。 “双飞双语更双栖”,描述了燕子在筑好巢之后,又开始了它们的双飞双栖生活
【注释】 1.西园:指洛阳城西的花园。精舍:指佛堂、道观等僧寺或尼姑庵。 2.不关风雨自沾苔:意思是说,花儿尽管受到风雨摧残,却并不妨碍它盛开。 3.苍鹰:这里指猛禽,比喻恶人。 4.香红:指花的香气。飐(zhǎn)下来:随风飘落。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首句以“开”字领起全篇,写春花烂漫之景。次句用反跌之法,言春花虽被风吹雨打,但毫不在意,仍能自在开放。三四两句写花枝因有小鸟栖息,而免受惊扰
注释:辛勤的雨垄再次烟雾缭绕,醉卧在槐树阴下的石枕头上。小时候为农,现在已是年迈的老人,没有骑过马只有骑过牛。 赏析:这是一首描述农民辛勤劳作生活状态的诗。第一句“辛勤雨垄复烟畴”,写出了农民们辛苦耕作的景象。第二句“醉卧槐阴石枕头”描绘了农民在劳累之后,在树下小憩,享受宁静的生活。第三句“少小为农今老大,不曾骑马只骑牛”,则反映出农民的一生都在与土地打交道,没有机会骑马,却有骑耕牛的经历
【注释】 谙尽:熟悉、精通。条桑:指养蚕缫丝。艺麻:指种麻。繁华:繁华的城市。 年年:每年。 熟:收获,这里指蚕丝。 入贫家:指贫民之家。 入富家:指富贵人家。 【赏析】 此诗写农村妇女熟悉养蚕缫丝,却不知城市的繁华。每年看到蚕丝收成时,不进贫困之家,而进了富裕之家。诗人通过对比,揭露了封建社会对贫富的不同待遇的不平现象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许州城外蓼折荷枯柳叶空 - 注释:在许州城门外,蓼花(一种水生植物)已经凋零,荷叶也枯萎了,只剩下空荡荡的柳叶。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通过蓼花、荷叶和柳叶的凋零,展现了深秋时节的萧瑟与凄凉。 2. 荒畬断垄见群农 - 注释:荒芜的田野中,田埂被切断,农民们正在田间劳作。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田野的描写,展现了农民们的辛勤劳动场景
【赏析】 此为一首七绝。 第一句“僻性长嫌驿舍喧”。意思是说,我生来就不喜欢热闹的场所,讨厌喧嚣,喜欢清幽、安静的环境。 第二句“蒲团到处宿祗园”。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蒲团,我就停下来住下来。 第三句“机锋已被曼殊逗”,“机锋”是指禅宗中对佛性或真理的探求。“曼殊”是唐代著名僧人惠能大师的法号。这一句意思是说,我已经被禅宗中的机锋所吸引,被惠能大师的思想所触动。
题十八学士图 慨观瀛洲画,经济怀群公。 唐宫委蔓草,寂寞昭陵空。 天策旧多士,犹馀图卷中。 乘时翊昌运,磊落皆豪雄。 论思过丙夜,鱼水欣遭逢。 辉光惊时人,文翰动九重。 粉绘劳相臣,褒词烦褚翁。 白云鹤笙远,即此真方蓬。 勋业岂弗高,声华亦云崇。 终然太平治,所愧乃国风。 谋谟匪无材,王佐自不同。 邈哉夔契辈,谁能写其容。 注释: 1. 慨观瀛洲画:感叹观看到这幅画。瀛洲,泛指海上仙境。 2.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读懂诗中内容,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诗中所描写的画面,分析诗歌结构、语言和表现手法;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晓行”是题目,应从整体上把握全诗意境。“月华清淡露华零”,意思是月光如水,清新素淡,露珠晶莹闪烁,洒在大地之上。“喔喔鸡声轿上听”,意思是在轿子里听着鸡鸣,仿佛在听一首天籁之音。“争似钓鱼船底睡,芦花被暖酒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