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邮亭户半扃,茅茨破处见疏星。
四无邻舍舆台睡,露自成霜水自冰。

【注释】

  1. 宿金乡铺:在金乡县驿站住宿。金乡,今属山东。铺,驿舍。
  2. 寂寞:孤独冷落的样子。邮亭,旧时传递公文的处所,也供旅客投宿。户半扃,门儿半掩着。扃(jiōnɡ)――关。
  3. 茅茨(cī):茅草盖的屋顶。疏星:稀疏的星光。
  4. 四无邻舍舆台睡:四周没有邻居,连车马也停止了活动。舆台,指车上的帷帐等设施。
  5. 露自成霜水自冰:露珠自然凝结成霜,江水自然结冰。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夜泊旅次金乡驿时所作。诗中写景抒情,寄寓身世之感,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首句“寂寞邮亭户半扃”,开门见山,点明题意。邮亭本应有人来往投宿,而此时却是门儿半掩,寂无人影。一个“寂寞”二字把驿馆的冷清、孤寂、冷落的气氛渲染了出来。第二句“茅茨破处见疏星”,进一步描绘驿馆的荒凉和寒伧,“破处”二字,写出茅屋残破不堪,“疏星”则暗点时间是深夜。第三句“四无邻舍舆台睡”,更具体地刻画了驿馆的空寂,既没有邻舍,甚至连车马也没有停息的迹象。这一句与第一句相照应,更加突出了驿馆的孤寂冷清。
    前两句写驿馆之荒,后两句写驿路之险。“露自成霜水自冰”,这是说夜深人静的时候,天将晓未晓的时候,驿路上的露水结成了一层薄薄的冰,江水也结成了一层冰。这句写景,又照应了题目中的“宿”。诗人夜泊驿馆,看到这样的景象,不由得想到自己的处境。诗人当时正被贬谪到遥远的岭南去,他的心情是多么的郁闷啊!
    全诗以“宿金乡铺”为题,却只写驿馆之荒,而不见诗人之宿,是因为诗人是在驿馆外远眺所见,并非身临其境。因此,诗人虽身在驿馆,却能从高处俯瞰,把驿馆周围的景色看得十分清楚。这种写法,不仅使诗的意境显得开阔,而且使人感到诗人心情的开朗。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写景写情,浑然一体,不雕凿做作,充分体现了盛唐诗人的风神气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