谙尽条桑与艺麻,岂知城市有繁华。
年年看得蚕丝熟,不入贫家入富家。
【注释】
谙尽:熟悉、精通。条桑:指养蚕缫丝。艺麻:指种麻。繁华:繁华的城市。
年年:每年。
熟:收获,这里指蚕丝。
入贫家:指贫民之家。
入富家:指富贵人家。
【赏析】
此诗写农村妇女熟悉养蚕缫丝,却不知城市的繁华。每年看到蚕丝收成时,不进贫困之家,而进了富裕之家。诗人通过对比,揭露了封建社会对贫富的不同待遇的不平现象。
谙尽条桑与艺麻,岂知城市有繁华。
年年看得蚕丝熟,不入贫家入富家。
【注释】
谙尽:熟悉、精通。条桑:指养蚕缫丝。艺麻:指种麻。繁华:繁华的城市。
年年:每年。
熟:收获,这里指蚕丝。
入贫家:指贫民之家。
入富家:指富贵人家。
【赏析】
此诗写农村妇女熟悉养蚕缫丝,却不知城市的繁华。每年看到蚕丝收成时,不进贫困之家,而进了富裕之家。诗人通过对比,揭露了封建社会对贫富的不同待遇的不平现象。
【注释】 太庙:皇帝的宗庙。孟秋:农历七月,为一年之孟月,即秋季之始。斋宿:指在斋室住宿,斋室亦称清斋或斋房。陆员外:即诗人的朋友陆羽,字鸿渐,号茶山人,唐代著名茶学家、文学家,著有《茶经》,对我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在太庙孟秋时节斋宿的所见所感。首联“槐露滴新秋,斋房夜色幽。”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清凉的槐露滴落在新的秋日里,斋房的夜色也变得十分幽静
诗句解释: 候馆促离杯,愁颜且强开。 - 候馆: 古代驿舍,用于官员或使节住宿的地方。 - 促离杯: 急忙离开酒杯。 - 愁颜: 形容脸上带着忧愁的表情。 - 且强开: 尽管有忧虑,但仍然试图勉强振作起来。 砌蛩惊露泣,巢燕避秋回。 - 砌: 指的是房前的台阶。 - 蛩: 蟋蟀,古人常以之象征孤寂与凄凉。 - 惊露泣: 被露水惊醒,感到悲伤而流泪。 - 巢燕避秋回:
【解析】 此为送别之作。首句“行李归期促”,点明友人归期的迫切,而自己则因旅途艰险,滞留他乡;次句“山川去路遥”,说明路途遥远,行旅艰难;第三句“疾风狂入夜,淫雨晦连朝”描绘了一幅狂风暴雨交加的景象,表现了旅途中风雨的恶劣和环境的艰难。后四句,写舟中所见之景,帆逐孤飞鸟、江通逆上潮。“帆逐孤飞鸟”“逆上潮”写出了诗人在途中所见的景色。“凭将栖遁意,乡国寄渔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君家簪绂裔,群从玉连枝。 游子龙头贵,中郎燕颔姿。 双尊论久别,千里慰遐思。 六一遗风在,怀哉百世师。 注释: - 君家:指对方的家。簪绂:古代官员的头饰。裔:后代,子孙。 - 群从:指同辈或亲属。玉连枝:比喻家族成员关系密切。 - 游子:诗人自称。龙头:形容地位尊贵。中郎:指诗人自己。燕颔:形容相貌英俊。 - 双尊:指两位朋友。论:谈论。久别:长时间分别。 -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慰:安慰
喜张进士叔豫见宿旅舍 穷巷寂无邻,青灯共故人。 远声霜下磬,孤影客边身。 露冷蛩相吊,庭寒月自亲。 殷勤一瓢酒,更与话酸辛。 注释: 1. 喜张进士叔豫见宿旅舍:高兴地迎接张进士(张叔豫)到旅馆住宿。 2. 穷巷寂无邻:在偏僻的小巷里,没有邻居。 3. 青灯共故人:用一盏青色的灯光照亮,与老朋友一起度过。 4. 远声霜下磬,孤影客边身:远处传来的声音像是霜打的磬石,我独自一人在异乡漂泊。 5.
【注释】 寂:寂静。历:经历。容:居所。台署:官府,指翰林院或官署。清漏:指古代计时器漏壶的水滴,这里指漏壶中的水滴滴答的声音。流云:飘浮的云。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彭太常(永年公)的官署内斋宿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寂历容台署,高吟逸兴生”,写诗人在彭太常的官署中寂然独处,吟咏出幽高飘逸的诗兴。颔联“泉香春井溢,钟断夜堂扃”,描写了诗人在官署中听到泉水叮咚之声,闻到春日的香气。同时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栩栩戏晴光: -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 "戏":玩耍,嬉戏 - "晴光":阳光明媚的光芒 - 这句话描述蝴蝶在晴朗的天气下自由地飞舞。 2. 留连媚露香: - "留连":留恋,不愿意离开 - "媚":美丽 - "露":早晨的露水 - 这句诗描绘了蝴蝶在露水中留下的美丽身影。 3. 舞随花片白: - "舞随":随着舞蹈的动作 - "花片白":花朵上白色的花瓣
谢赐西洋布 异缕何纤细,轻盈玉雪紑。 鲛宫初织罢,海国远输来。 捧拜荣恩赐,纫缝称体裁。 微躯增照耀,被服愧非才。 译文: 收到赏赐的西洋布料, 这布料的质地多么纤细, 如同白玉般洁白无瑕。 这是从遥远的海岛上织成的。 恭敬地跪拜接受这份恩赐, 仔细地缝制,与这布料的质地相称。 我身体显得更加光彩照人, 然而这布料的制作却并非我所能胜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感谢诗
碧峰寺慎公房 碧嶂屏风秀,清流束带圆。 烟霞醒醉梦,钟梵寤僧禅。 乱叶当人落,孤云引鹤还。 声闻如可契,应此息尘缘。 注释与赏析: - 碧峰寺慎公房:指的是位于碧峰山上的慎公住所,可能是一座佛寺或者修行场所。 - 碧嶂屏风秀:形容碧峰山如同一幅精美的屏风,其中山峰如同画中之景,美丽而壮观。 - 清流束带圆:比喻清澈的山泉如同被束带环绕的圆形物体,给人以美感和宁静。 - 烟霞醒醉梦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太常寺丞时期。首句点明时间,二、三句写斋宿之景,四、五句抒发情怀,六、七句抒发感慨,末联表达愿望。全诗以“斋宿”为线索,通过写斋宿之景和诗人的情思,来抒写自己对仕途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答案】 ①竹静风停后,瓶香茗熟时。②竹静风止,瓶中茶已泡好;人静夜深,灯也熄了,只有鹤在啼叫。③颇爱良宵静,翻嫌白日迟。④良宵:美好的夜晚。⑤翻嫌:很讨厌。⑥年年此斋宿,载诵我将诗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春日同无垢兄酬履直诸兄弟见访 - 关键词注释:无垢兄:指某位姓无垢的兄弟。履直:指某人名,可能是诗中的另一位诗人。见访:被来访。 - 译文:春天的时候,我和姓无垢的兄弟以及履直等兄弟们一起,受到了他们的邀请,前来拜访。 - 赏析:这句描述了一种温馨的家庭聚会场景,突出了作者在春季收到家人邀请时的快乐与期待。 2. 郊坰数椽屋,兄弟隐相依。 - 关键词注释:郊坰:郊外
【注释】 1. 宿金乡铺:在金乡县驿站住宿。金乡,今属山东。铺,驿舍。 2. 寂寞:孤独冷落的样子。邮亭,旧时传递公文的处所,也供旅客投宿。户半扃,门儿半掩着。扃(jiōnɡ)――关。 3. 茅茨(cī):茅草盖的屋顶。疏星:稀疏的星光。 4. 四无邻舍舆台睡:四周没有邻居,连车马也停止了活动。舆台,指车上的帷帐等设施。 5. 露自成霜水自冰:露珠自然凝结成霜,江水自然结冰。
【注释】紫盖:山峰名,在今江西南昌县南。桂岭:山名,在今广东乳源县西。破头山下寺:指破头山。东归:指从破头山下寺出发返回东边。断臂雪中禅:指断臂僧在雪地中修行的禅修。乞食:乞讨食物。依:依靠。蛮店:少数民族地区开设的店铺。客船:旅客的船只。匡庐:庐山的别称。虎溪泉:庐山瀑布,位于匡庐之东面。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为送别一位游历紫盖山后入西粤(岭南)而写的诗句。此诗首联写送行者与行者告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把握诗的主要内容,从诗中找关键语句,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分析作答。 首联:“寺外溪水落,溪田如掌平。”写寺外的溪水已经干涸了,溪田一片平坦。 颔联:“门稀车马迹,林隐木鱼声
注释:辛勤的雨垄再次烟雾缭绕,醉卧在槐树阴下的石枕头上。小时候为农,现在已是年迈的老人,没有骑过马只有骑过牛。 赏析:这是一首描述农民辛勤劳作生活状态的诗。第一句“辛勤雨垄复烟畴”,写出了农民们辛苦耕作的景象。第二句“醉卧槐阴石枕头”描绘了农民在劳累之后,在树下小憩,享受宁静的生活。第三句“少小为农今老大,不曾骑马只骑牛”,则反映出农民的一生都在与土地打交道,没有机会骑马,却有骑耕牛的经历
【注解】 养母:抚养母亲。干禄:谋求做官。湖村:湖边的村庄。笔代耕:以笔代耕,即用文稿代替耕作。经书于口授,孝友在躬行:把经书读熟后口头传授给他人,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美德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开帐烟篱晓,篝灯雪牖明:帐篷里烟雾弥漫清晨,围坐在火塘旁读书到天明。自今邻壁鼠,应怖夜吟声:今后老鼠不再怕我夜里的吟诵之声了。 【赏析】 此诗为送别友人之作。全篇紧扣“送”字来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