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壑霁残雨,飞云昼蒙蒙。
大江泻练遥,上与银汉通。
村墟极平圹,岛屿迷西东。
长林隐空舍,众籁吟天风。
悬崖忽焉断,浩荡烟涛雄。
夕岚落霞外,把钓何老翁。
流水共情性,沙鸟知心胸。
浩然沧浪歌,濯足清潭中。
始知簪绂华,不与渔樵同。
兴适随去留,身闲忘达穷。
我生本放浪,中年抗尘容。
观图思初服,脱屣期息躬。
长揖凤鸾侣,永投鸥鹭踪。
自此卸衔勒,郊原春草丰。

幽壑霁残雨,飞云昼蒙蒙。

大江泻练遥,上与银汉通。

村墟极平圹,岛屿迷西东。

长林隐空舍,众籁吟天风。

悬崖忽焉断,浩荡烟涛雄。

夕岚落霞外,把钓何老翁。

流水共情性,沙鸟知心胸。

浩然沧浪歌,濯足清潭中。

始知簪绂华,不与渔樵同。

兴适随去留,身闲忘达穷。

我生本放浪,中年抗尘容。

观图思初服,脱屣期息躬。

长揖凤鸾侣,永投鸥鹭踪。

自此卸衔勒,郊原春草丰。

这首诗以米南宫画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象。每一句都是一幅独立的画卷,共同构成了这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幽壑霁残雨,飞云昼蒙蒙。
  • “幽壑”指的是深谷。“霁”是指雨停,“残雨”表示雨还未完全散去。“飞云”指飘动的云彩。“昼蒙蒙”形容云彩在阳光照射下模糊不清的样子。
  1. 大江泻练遥,上与银汉通。
  • “大江”指的是宽阔的江河。“泻练”形容水流湍急如同白色练布一般。“银汉”即银河,这里用来形容江水波光粼粼的景象。“通”表示连接、相通。
  1. 村墟极平圹,岛屿迷西东。
  • “村墟”指的是村庄和小集市。“平圹”形容平坦的田野或土地。“岛屿”指的是小岛或礁石。“迷西东”形容这些地方在视觉上的迷惑效果,让人感到迷失方向。
  1. 长林隐空舍,众籁吟天风。
  • “长林”指的是高大的树林。“空舍”形容房屋空无一人。“众籁”是众多的声音的总称,如风声、鸟鸣等。“吟”在这里有吟咏的意思。“天风”是指自然界的风声。
  1. 悬崖忽焉断,浩荡烟涛雄。
  • “悬崖”指的是陡峭的山崖。“忽焉断”表示山崖突然断开,形成峡谷或深渊。“烟涛雄”形容云雾缭绕、波涛汹涌的景象,显得壮观而壮丽。
  1. 夕岚落霞外,把钓何老翁。
  • “夕岚”指的是傍晚时分的山岚。“落霞”表示夕阳下的红霞。“把钓”指垂钓的动作。“何老翁”可能是一位年长的渔夫形象,象征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1. 流水共情性,沙鸟知心胸。
  • “流水”指流动的河水。“共情性”形容流水具有情感,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沙鸟”可能指的是沙洲上的鸟类,它们能够感知人的情感和心情。
  1. 浩然沧浪歌,濯足清潭中。
  • “浩然”形容气势宏大、坦荡无垠的样子。“沧浪歌”指在宽阔的湖面上唱歌的场景。“濯足清潭中”意为洗净双脚站在清澈的潭水中,享受自然的洗礼和宁静。
  1. 始知簪绂华,不与渔樵同。
  • “簪绂”指古代官员的头饰和官服。“华”在这里有辉煌、光彩照人的意思。“渔樵”指渔民和樵夫,通常代表着平凡而朴实的生活方式。诗人在此感叹自己曾经追求功名利禄,但现在却觉得与渔樵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1. 兴适随去留,身闲忘达穷。
  • “兴适”指心情愉悦、舒适。“去留”表示随遇而安的态度。“身闲”指身心放松、不受拘束的状态。“忘达穷”意为忘却名利的追求,专注于内心的乐趣和满足。
  1. 我生本放浪,中年抗尘容。
  • “我生”指自己的人生经历或性格特点。“放浪”表示不受拘束、自由自在。“中年抗尘容”意味着在中年时期,作者选择保持一颗不羁的心,不再被世俗的名利所困扰。
  1. 观图思初服,脱屣期息躬。
  • “观图”指观察画作或自然景色。“初服”可能指的是初入仕途时的状态,或者指一种简朴的服饰风格。“脱屣期息躬”意为脱下鞋子,放下世俗的束缚,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1. 长揖凤鸾侣,永投鸥鹭踪。
  • “长揖”表示深深一拜,表示敬意或谢意。“凤鸾侣”指凤凰和鸾鸟般的伴侣,象征高贵和美好的事物。“鸥鹭踪”指鸥鸟和鹭鸟的踪迹,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
  1. 自此卸衔勒,郊原春草丰。
  • “自此”表示从这一刻开始。“卸衔勒”指卸下官职或权力的象征。“郊原”指郊外的原野。“春草丰”形容春天的原野上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首诗通过对米南宫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自由,不再为名利所困,而是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