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政
题戎王出猎图 黑山之北青海头,草木摇落风飕飕。平原一望渺无际,猎骑四踏黄云秋。 戎王小年面如玉,仿佛当时李存勖。锦袍白马弯雕弧,一箭真应倒苍鹿。 苍鹿却走青羊奔,沙碛霜中馀血痕。相随两两奉驱策,毡裘辫发皆羌浑。 一犬腾身逐惊兔,后骑鞲鹰笑相顾。大家贾勇各忘疲,倒载争多不知暮。 健儿独往先着鞭,自期百发无虚弦。何物霜蹄忽星迸,脱手落地仍欣然。 几辆毡车驻山口,应待归来劝胡酒。共燖熊掌炙驼峰
樗老行 老人有家住吴中,白发被领双颧红。 南华一卷常在手,富贵过眼惊尘空。 古樗绕舍青童童,婆娑尽日心神融。 大株拥肿小拳曲,斧斤自庆逃轮工。 爨焦久惜吴山桐,霜落亦任吴江枫。 老人与樗两相契,全身绰有庄周风。 儿郎秀出芳桂丛,肯构独建诗书功。 栋梁之需固在此,致身已到明光宫。 老人迹比树屋佣,老人寿似桃源翁。 我愚安得往分席,冥冥羡彼云间鸿。 注释: - 老人有家住吴中
【注释】 郭熙:北宋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雪浦:江流中多雪的河段。杨孟瑛主事:即杨孟瑛(1497-1568),字孟瑛,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待渡图:指郭熙所绘的《雪霁江行初欲雪图》。平远萧然:指平远而空灵的景色。馀态:余韵。触目谁传:意谓眼前所见,是谁传来的?雪浦图:指郭熙所绘的《雪霁江行初欲雪图》。画苑风神:指画苑中的风神。宛如:象。飞琼势压冻岚空:指山峰如仙女飘浮在空中。叠出数峰兼粉黛
《沈启南画障为张通守题》是明代著名诗人程敏政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精湛的艺术造诣,成为明代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中不仅描绘了石田老人与张通守之间的互动,还展现了作者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与感悟。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 1. 石田老人不是画师:这里的“石田老人”可能指的是一位隐居山林的画家或艺术家,他并非专业的画家,但拥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到的审美观。他并非专业的画家
【赏析】 这是作者与友人在玩芳亭为段太监题诗,段太监次韵而和的一首诗。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玩芳亭的描绘,表达了自己游赏山水、寄情山水的喜悦心情。首联写诗人沿着小径进入芳园,觉得这里远离尘世,清静幽雅。颔联写登上罨画亭后,放眼四望,只见一派野趣。颈联写自己有志于汉阴,但只能俯仰自惭。尾联写主人喜爱客人,时常送佳茗,并时时摩挲灵璧峰,欣赏泉石美景。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清幽淡远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注意把握诗句的意思及表达的思想情感。 “画堂俯通逵,佳气日葱茜”,意思是画堂俯视着通往大路,佳气(吉祥)之气直冲天际;“襁褓忽双生,仿佛蚌珠见”。襁褓,用来形容婴儿的背和手臂。双生,是说两个婴儿同时出生;“仿佛蚌珠见”,是说两个婴儿好像两颗珍珠同时出现。这两句写徐原一夫妇喜获双生子,如同珍珠般珍贵。“凭谁分伯仲,婉娈如一面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狩猎图,描绘了一位猎人在沙漠中狩猎的场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沙碛风高树鸣叶,马放平原人罢猎。 (译文)风吹过沙地,树声嘈杂。猎人骑马回到平原,结束了一天的狩猎。 - 解装散出青草间,两两胡姬映桃颊。 (译文)卸下装备,走出草丛,看到两位身着胡服的女子,她们的面颊如同盛开的桃花。 - 酪浆满注金叵罗,侑饮似唱阴山歌。 (译文)将酥油酒斟满金制的酒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攀龙送别翰林庶吉士许启忠的。全诗共五百六十五个字,可分为四段,每段六句。 第一段:许君青云彦,进学来玉堂。 注释:许君,这里指许启忠;青云,喻指仕途飞升;彦,才智出众的人;进学,即入朝为官。 赏析:开篇点明送别的对象,即翰林庶吉士许启忠,并对其寄予厚望,期待他早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第二段:居然五色毫,掉鞅翰墨场。 注释:居然,意为竟然;五色,形容书法之美;毫,笔毛
题金太仆本清竹 往年曾识太瘦生,风神如鹤诗有声。 高情雅澹惟爱竹,挥染不让东吴卿。 一竿两竿已清洒,凤尾萧萧翠堪把。 秋空弄影纵复横,宛坐山窗月明下。 眼中何得千琅玕,怪石齿齿扬飞澜。 人间六月无寸暑,细看令我霜毛寒。 忆在江南白沙渚,十亩新篁舞烟雨。 腰镰斸笋荐松醪,不惜年年自宾主。 马蹄再触京华尘,梦魂长绕苍庭筠。 偶窥墨本犹昨日,满耳清风怀故人。 谪仙之孙好图史,风节棱棱重金紫。
【注释】 泥金:指绘画。兰蕙:兰花和蕙草。图:画作 一干(dān):一朵花的茎上生着多朵花。一花香出尘,意思是说这朵花的香气非常浓郁。 一干数花开,每枝都开得十分茂盛。 幽花本出山谷品,国香何似沅湘春:幽谷中的兰花,其品质之高雅,可以与沅水流域的春景相比。 高洁棱棱石为偶,清籁萧萧竹为友:高洁的竹子,它的棱角分明,如同石头一样。清静的风声,就如同竹叶的沙沙声。 草间荆棘短且疏,去取疑非画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