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珍
奔山东南来,蜿蜒欲度水。 资邵不相让,并力遏之止。 【注释】资,地名;邵,地名;相让,互相谦让;遏之止,阻止水流。 【译文】奔腾的湘江从东南方而来,曲折地流向水中。资、邵两县互不相让,都奋力地阻止它前进。 【赏析】此联描写双清亭附近的自然景色。“奔山东南来”,点明地理位置,说明作者登临的地点就在湘江东岸。湘江自北向南流经长沙后,再向东南流入洞庭湖,这里说“东”字,是为了与下句的“南”字相对照
诗句原文: 欲问老回今昔缘,碧霄如梦梦如烟。 麻姑已嫁方平老,知住华阳理几年。 译文: 想要询问这老回今昔的缘由,碧霄如梦梦如烟。 麻姑已经嫁给了方平老,知道住在华阳要管理几多年。 注释: - 欲问老回今昔缘:想要询问这老回今昔的缘由,老回指代某种经历或事件,今昔表示过去和现在。缘指的是原因或缘分。 - 碧霄如梦梦如烟:描述一种梦幻般的感觉,碧霄是天空的色彩,梦如烟则形容梦境缥缈
诗句原文: 洞门久坐松阴回,溪水自流花自开。 傥便得归便归去,不须定待鹤飞来。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洞门久坐松阴回:长时间坐在洞口,周围被松树的阴影所覆盖。 2. 溪水自流花自开:溪水不断流动,花朵也自然地开放。 3. 傥便得归便归去:假如有机会回去,就回去吧。 4. 不须定待鹤飞来:不需要等待鹤来,可以自由行动。 -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诗
【注释】 玉真观:道教宫观,在陕西户县。 丙申: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诗人曾游此观,时为开元九年。 四立壁:指观内墙壁。四句诗中四次提及“壁上”,故称。 三朵花:观外有三株松树。 北归路:从长安到洛阳的官道。 何因:为什么。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七言绝句,描写了玉真观内壁四壁上的花、墙上的松和门前的路及游子不思家的情景。全诗意境深远,寓情于景,耐人寻味。 第一句写观内的墙壁
注释:在嵇康的祠堂前,我看到碧血飘落,鸟儿也悲伤,雪地里我凭轼(车前的横木)吊唁这座荒祠。似乎听到叔夜(嵇康字)冤魂在诉说他的冤屈,但不及王仪(王戎字)还有他的儿子啊! 赏析:此诗是诗人经过嵇康祠所作。首句写景,用“碧血”二字,形象地写出了悲愤的情绪。次句以“雪中凭轼吊荒祠”,表现了诗人对嵇康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奸佞当道的不满。最后两句,诗人以悲愤的心情想象着嵇康死后的情形,抒发了他的感慨
注释: 静怀庄:地名。在今河南汝南县西,是李白的旧居。 秋山送客影萧萧:秋天的山野里,诗人送客的身影显得孤独而凄凉。 吟魂不可招:指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失落。 村店雨来天欲晚:在村庄的小店里,雨水开始落下,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行人方度杏花桥:指诗人正走在通往杏花桥的路上。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期间的作品。从诗的内容看,诗人此时已经远离了官场,过着闲适的生活。然而
【注释】 才:刚才。丙申:指元代至顺年间(1330-1340)。舅家弟妹:舅父的妻弟姊妹。大观楼:在江苏南京市,为北宋时建康知府陈秀民所建,故址在今南京城西长江边。重上:重新登上。板桥: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为秦淮河上的一座桥梁,又名“横江”。镫影:灯笼的光影。海天:指浩瀚的长江和辽阔的天空。 【译文】 刚才才知道,是天意让病句留我,要让我再一次登临此楼,来观赏这美丽的景色; 明天傍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及思想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 “果园河口牛肝哨”:果园河在云南昆明东南,流经嵩明,有牛肝哨渡口。牛肝哨是滇池的著名风景区,风光明媚,景色宜人,为诗人所喜爱。 “看到杨林无限情”:诗人到果园河中上游的杨林村,看到了那如画般的美景而陶醉其中。杨林村因杨树成林而得名。杨林村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是昆明著名的旅游胜地。“无限情”指作者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 “客去门牛齝草送”
溆口晏起(丙申) 想到莫知其处去,睡成无可奈何来。 底缘水石亦煎煼,起对沙头阿滥堆。 注释: 溆口:地名,在今湖南湘阴县西。 晏起:早晨起床晚。 莫知:不知。 煎煼:形容水的激溅声。也指水火相煎的意思。 阿滥堆:山石的堆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以“溪”为题,通过写景抒发情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想到莫知处”
【注释】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杨林海:指今昆明市郊的杨林镇。土主山: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北,因传此为土主降生地而名。醉人:令人沉醉。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首句“茜红袖衩雪白巾”,是写女子服饰。第二句“拜年女儿娇上春”,则是写拜年时的情景。三、四两句写景,以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烘托出节日的气氛。作者通过描写云南的春节风俗活动,表达了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