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重送处默三首·其二 秋风倚棹女坟湖,好为秋娘过酒垆。 试问门前乌桕树,夕阳犹似往年无。 诗句解读: 1. "秋风倚棹女坟湖":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宁静画面,诗人站在湖边,任由秋风拂过面庞,仿佛在沉思或是等待着什么。这里的“女坟湖”可能指的是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湖泊,可能是诗人的故乡,也可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2. "好为秋娘过酒垆":这里的“秋娘”可以理解为秋天的女孩
湖上杂曲五首其三 蚕妾入春忙,春风吹女桑。村村萧鼓急,争赛水平王。 注释:在春天,蚕妾们忙碌地工作,春风拂面,她们在女桑树上采桑。村庄里,急促的鼓声和喧嚣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争相展示自己的成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繁忙与热闹。诗人通过对蚕妾们的描写,展现了她们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通过村村萧鼓急,人们急于展现自己的方式来表现乡村的热烈和竞争氛围
过石坞 主宾无语似相忘,净扫青苔坐夕阳。 乳燕飞飞蛙阁阁,楚萍谢絮满池塘。 注释诠释: - 主宾:主人与客人 - 无语:彼此沉默,无话可说 - 相忘:忘记了彼此的存在 - 青苔:地面上的绿色苔藓 - 夕阳:落日余晖 - 乳燕:燕子的雏鸟,颜色较深,翅膀尚未完全展开 - 蛙阁:青蛙在水边的石头上筑成的巢穴 - 楚萍:荷花的别称,也指荷叶 - 谢絮:凋谢的花瓣或柳絮 赏析:
诗句:双鬟小龙女,乘月弄珠回。 译文:双鬟少女,犹如小龙般灵动,在月光下玩弄着珍珠,她的身影在湖上显得如此美丽动人。 注释:双鬟、小龙女:指少女的发髻像两股辫一样盘绕在头顶,形似小龙。弄珠回:玩着珍珠。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湖上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通过“双鬟”、“弄珠”等词语,展现了少女的柔美和灵动。同时,“乘月”一词,也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整首诗意境优美
诗句原文: 巴女烧畬剑水边,巴儿醉舞玉山前。琴台铃阁清如水,帘外无人讼芋田。 译文: 巴女在剑水边的山坡上焚烧着荒草,巴人男子在玉山前醉心舞蹈。琴台楼阁清澈明亮如清水,外面的帘子没有阻挡,没有人来争执那些种植的芋田。 注释: - 巴女:这里指居住在巴地的女子。 - 烧畬:焚烧草木以取暖或驱虫。 - 劒水:即剑川,位于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是金沙江上游的一个支流。 - 玉山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阴复晴:即“七月江南阴复晴”。阴复晴:天气转晴的意思。侬家:我家人,指作者自己和家人。秫(shū):高粱。近秋成:快到收获的时候了。 但教酿事粗能了:只要酿制的事情粗能办好就行了。我欲归来荷锸(cáo)行:我想回去用铁锹耕种。 【赏析】 首句“七月江南阴复晴”,写诗人在江南七月里经历了一场雨后放晴的奇妙经历。“阴复晴”三字写出了雨后天晴,太阳露出来的景象。
诗名:《无题一首》 第一句: - 原文:故宫高与碧山齐,无数垂杨接御堤。 - 翻译:故宫高耸入云,与青山相接,无数垂柳连接着皇家的御河之堤。 - 注释:此处“故宫”指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宫殿。“高与碧山齐”形容其建筑之雄伟壮观。“无数垂杨”描写了御河旁柳树的茂密与生机。 第二句:玉辇不来花落尽,晾鹰台上鸟空啼。 - 翻译:御辇(皇帝的车辇)不至,花儿凋零殆尽
十载雕虫稍擅名,未曾缚绔学长征。 佗时若得登三事,但乞萧郎作骑兵。 解析:这首诗的大意是表达诗人虽然擅长书法和绘画,但没有真正经历过长途行军的经历。如果有机会参与国家大事,希望像萧郎一样成为骑兵部队的一员。 关键词句注释如下: - 雕虫:指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此处用来比喻书法和绘画技艺。 - 缚绔(pà):穿着华丽的衣服。 - 三事:泛指国家大事或重大事务。 - 萧郎:这里指的是萧何
注释:我刚刚回到家乡,正值石湖的秋日,水边的芦苇和菱花在两岸流动。我也是湖边的老游客,想让我的梦想寄给远行的船只。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湖边的风景,仿佛是诗人心中的回忆。他想起了自己在石湖度过的时光,那些美好的记忆仿佛就在眼前。他感叹时光飞逝,自己已经回到了家乡,而石湖的美丽景色却依旧存在。因此,他想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句如下: 水殿花飞杜宇愁,木兰亭下咽寒流。 译文为: 在水殿中,花儿纷纷飘落,仿佛在为杜宇而感到忧愁,在木兰亭下,江水流淌着寒冷的流动声。 注释:水殿,指古代帝王的宫殿或亭台,通常设在水中以增加气势。花飞,指花瓣落下的景象。杜宇,即杜鹃鸟,因叫声如“杜宇”而得名。此句通过描述花朵飘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木兰亭,位于扬州城西,是一处著名的景点。此句描述了在木兰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