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雕虫稍擅名,未曾缚绔学长征。
佗时若得登三事,但乞萧郎作骑兵。

十载雕虫稍擅名,未曾缚绔学长征。

佗时若得登三事,但乞萧郎作骑兵。

解析:这首诗的大意是表达诗人虽然擅长书法和绘画,但没有真正经历过长途行军的经历。如果有机会参与国家大事,希望像萧郎一样成为骑兵部队的一员。

关键词句注释如下:

  • 雕虫:指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此处用来比喻书法和绘画技艺。
  • 缚绔(pà):穿着华丽的衣服。
  • 三事:泛指国家大事或重大事务。
  • 萧郎:这里指的是萧何,古代的一位杰出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
  • 骑兵:军事术语,指骑马作战的士兵。
  • 译文:十年来,我稍微擅长书法和绘画,但从未真正经历过长途行军的经历。如果有这个机会参与国家大事,只希望能够像萧何那样担任骑兵部队的一员,为国家做出贡献。

赏析:
《调薛户部大武》是明代诗人汪琬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汪琬回顾了自己过去十年间在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实际军事行动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提到“未曾缚绔学长征”,意味着诗人虽精通文艺创作,但并未有真正的军旅生涯体验。然而,他又表达了对未来可能参与国家大事的期待,特别是希望能够像历史上著名的将领萧何那样,成为一名优秀的骑兵战士。这种对比与期待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责任感。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个人情感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