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注释】 闻甫:闻一多,诗人。凶问:指凶讯。既为位:即“既为位矣”,表示自己已处于被罢免的职位。 皋复难招:即“皋复难召”。皋复,即“皋复”之误。皋,通假字,指陈子展。 已逝魂:指闻一多。 交情最与时贤别:交情最与时贤别,意谓闻一多的人格和才华最是与众不同,与当时的贤能之士不同。 麻衣恸寝门:麻衣,丧服。恸,极度悲痛。寝门,即寝宫的门,此处借指闻一多之住所。 【赏析】
注释:从来才华声望都冠绝于众人,然而人的骨骼却最晚而且最脆弱。 太息叹息东南的风土如此恶劣,恐怕再也找不到像您这样优秀的人了。 赏析:这是一首哀悼友人辞世的诗。诗人在朋友去世后,悲痛欲绝,于是写下四首绝句来寄托哀思。 第一句,“从来才誉冠群伦”,意思是说,你从来就以才华和声名超过同类的人。冠群伦,就是超过同类。 第二句,“骨相谁知晚最屯”,意思是说我怎么知道你的骨骼最迟最脆弱?屯是积聚的意思
注释:离别的悲伤,远胜过死亡的悲哀。可恨的是,在寂寞的帷中,我独自流泪。泪水如同点点的鲜血,不是因为贫穷的朋友才会不流,而是因为我对这份友情的珍视和不舍。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痛苦和无奈。他深深地感受到生命与死亡之间的巨大差距,同时也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人用“生别何如死别悲”来表达他对生死离别的深切感受,认为生离的痛苦远远超过死别
泥潦连村阻客行,只应帘阁杜柴荆。 天公似厌诗人閧,坏尽梅花始遣晴。 注释: 1. 泥潦(liáo):泥土与水混合形成的稀泥。 2. 连村阻客行:阻碍了行人的村庄连绵不断。 3. 杜柴荆:杜指遮挡,柴指柴门,荆指荆条,此处形容简陋的居所。 4. 天公:指天公,也暗指命运、时运等不可抗拒的力量。 5. 坏尽:彻底破坏。 6. 梅:梅花,此处借指美好的景象或事物。 7. 閧(píng):嘈杂。
【注释】 凶问:指皇帝的死讯。青词:即奏章,古代臣下给皇帝的上书称奏章。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当时诗人正在长安。安禄山发动叛乱,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途中,诗人听到这一消息,悲愤交集。他写了四首绝句,抒发自己的哀伤之情。其中《闻甫草凶问予既为位以哭明日作四绝句寓哀其四》写诗人在听到噩耗之后,悲愤交加,决心向玉皇大帝申诉冤屈的情景。 “学识虽长命不长”,这是说
【注释】 鸠:斑鸠。未了:没有结束。觉:察觉。哗:喧嚷。阵阵:连续不断的样子。颠风:旋风。卷茆:掀动茅草。吾:我。但祈:只希望。风伯:掌管风雨的神,即风神。梅花:梅花是冬天里开的最美丽的花,这里指梅花树。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为:斑鸠的叫声没有结束,就听到狂风呼啸的声音,一阵又一阵地刮来,掀翻了屋顶和茅草,我一点也不可惜。我只祈求风神宽恕那梅花,不要让它被狂风吹落。
【注释】 绯桃:红色的桃树。秾(nóng)李:茂盛的李树。各轻盈:各有其独特的轻盈姿态。渐逐东风弄晚晴:随着东风吹来,渐渐进入黄昏。弄:玩弄。晚晴:黄昏时天气晴朗。慎勿嫌渠俗到骨:千万不要嫌弃它们俗气到了骨子里。渠:他。卖花担上正施行:在挑花篮的路上正在实行。 【赏析】 《桃李》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七绝诗作。此诗写桃李之娇媚动人及卖花人的艰辛。首句点明题旨,次句写桃李的娇媚动人
【注释】 过亡儿筠箐庵二首其一 入门无复整衣迎,台面荒凉半就倾。 筀竹生孙梅结子,伤心怕到箐庵行。 【赏析】 《过亡儿筠箐庵》为清代诗人袁枚所做,此诗是一首七绝,写自己来到亡儿筠箐庵时的伤感之情。 “入门无复整衣迎”:进门后发现没有迎接的人,也没有整理衣物迎接我,这让我非常失落。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 “台面荒凉半就倾”:台面上已经荒芜,一半倒塌了。这里描绘了筠箐庵的现状,让人感到凄凉。
"空亭依旧枕方池,画障云屏不复施。嗟汝壮年犹至此,老人媮息几何时。" 注释:这座空荡的亭子依然坐落在池塘边,那些曾经装饰亭子的画屏风和帷幕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你这么年轻却还来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岁月不饶人,你这样的老人能有多少时间可以喘息呢?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个空旷无人的亭子和不再使用的装饰物,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
``` 王勤中岁寒图为尚上人题二首 其一 瘦骨苍髯覆佛龛,仰陵霜霰俯烟岚。 问谁曾见开山日,惟有孤松是老参。 注释:在这幅画中,王勤中描绘了一幅岁寒图。画面上,一位僧人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他的身体消瘦,胡须斑白,仿佛是一位经历了无数风雨的老者。他的目光仰望着天空中的霜霰,低头俯瞰着烟雾弥漫的山林。画面中的僧人是谁见过开山的日子?只有孤独的松树见证了这一切。 译文:在这幅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