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江南
【解析】 本首诗为作者在杭州西湖春游时所作。前两句点明地点和时间,是春游的好去处,“好”字写出了游客的喜悦心情。第三句写湖上的游船,第四句写归营的蕃马。后四句是全诗的高潮部分,“镫火满高城”,以灯火通明衬托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景象。“八”是虚指,泛指众多的船只。“画船”即彩绘的船,也泛指各种船只。“齐”是形容词后缀,表示全部的意思。“傍湖行”中的“傍”是靠着的意思。“湖”是名词,指西湖。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特色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意象的特征来进行赏析,然后结合题目要求来作答,注意要点的把握。 “梦江南西湖春游曲六首其三”“马塍东”,这两句交代了诗人在春天来到杭州西湖游玩,并且选择了马塍这个地方。马塍是西湖边的一个地名,位于孤山西麓,因南宋理宗皇帝赐名“赐恩”而得名。 “十亩荠花团紫蝶,一鞭榆荚送青骢”
【注释】 妙莲台:指佛教寺庙。 莎径:指用沙铺的小路。七盘:形容曲折蜿蜒。 松门:指松林环绕的寺院。八寺:泛指众多寺院。进香:到寺院烧香拜佛,表示虔诚。 乡里:此处指故乡。 【赏析】 《梦江南·春游好》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西湖春景之美,下片写自己游西湖之乐。全词语言优美,意境开阔,情感细腻,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注释】 甲申:农历六十年为一甲,甲申是六十年中的第一个甲子,即辛亥年。九月初八日,指宋亡后,作者于南宋时被元虏俘虏,在大都(今北京)囚禁,后出使元朝的金莲川等地的第二年。 六十年前书一纸:辛亥,宋亡之年。“甲申”指宋元之际,辛亥则指作者的生年。“书一纸”,意谓辛亥年(1300)的《己未秋别京师赋此诗》一诗。 四千里外客重来:作者于宋末入元,至大德年间才得归南宋故土。这里说,他自北而南回到故乡
梦江南 西湖好,绝爱水心亭。 苔瓦被风敧险路,竹棂蚀雨映疏星。 人迹几时经。 【注释】 1. 梦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望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2. 水心亭:位于西湖的景点,因位于湖心而得名。 3. 苔瓦:指覆盖在亭子屋顶的苔藓瓦片。 4.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语言及思想情感。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诗作,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情节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原文,找到答题区间,结合选项对应作答。 “梦江南”是词牌名,此处指词的标题。“西湖好”一句,点明词题中的地点在杭州西湖,并写出了此地之美丽奇香;“霜雪助奇芬”,即指冬日的西湖,有雪花飘落的景象,衬托出了西湖冬天之美。两句写景,突出了西湖的秀美奇香
《梦江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一首词作。全词如下: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闲阶悄,更转漏声阑(注释:寂静的台阶上,时光悄然流逝,夜深人静时,更漏声响也渐渐停歇。) 2. 瑞脑香销金鸭冷(注释:夜深时分,金鸭香炉里的香料早已融化,只剩下冷冰冰的香木在燃烧。) 3. 阑干倚遍静无言(注释:我静静地倚着栏杆,望着月光下的江面,却没有任何言语。) 4. 同倚玉阑干(注释:我也和其他人一样
【注释】 梦江南:词牌名,又名《南乡子》、《采桑子》等。此调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四十四字,八句五仄五平韵;双调五十八字,九句五平六仄韵。本篇为单调小令。西湖:杭州的别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士女:指男女男女。凄凉:冷落萧条,悲凉凄惨。刀剑光:指战争造成的血腥气。余波:遗留下的残迹。面赤:脸发红。粳(jīng):一种稻米。荒尽:荒芜殆尽。树皮黄,指树叶已落尽。斜阳:夕阳。 【赏析】 “西湖好”三句
梦江南·西湖春游曲六首 春游好,最好段桥傍。上冢船回油壁闹,踏青人过画裙香。何处有红墙。 注释: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最令人愉悦的事情莫过于漫步在西湖的岸边。船儿在水面上轻轻荡漾,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莲花,船上的人们欢快地唱着歌,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时光。湖边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译文:在春天里,最美好的是沿着段桥散步。船只在湖面上划过,掀起层层波纹,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梦江南·拟牛峤 红绣被,叠起恨重重。枕畔放伊闲伴我,半床凉月半床风。无处觅郎踪。 注释译文赏析: “红绣被,叠起恨重重。” “红绣被”即红色的绣花被子,这里指代情人赠与的情物。“叠起恨重重”,则说明自己因为这件情物而产生了深深的怨恨。诗人在入夜时,看到红色的绣花被子,心中不免涌起对情人的思念之情,于是不禁想起了自己和情人之间所发生的一些不快之事来。 “枕畔放伊闲伴我,半床凉月半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