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棠阶
译文: 峻峭的山崖下是千丈深的响琴峡谷,狭窄的小路两侧是陡峭的山崖。半空中的峭壁像悬空一样,狭窄的溪流被怒束着。鸟儿和兽类都绝迹了踪迹,只有蛟龙盘踞在洞穴中。天寒冷得连蛰伏的动物都不出来了,烟雾弥漫的山泽里一片宁静。我踏上长长的虹桥,感慨地想着要鞭笞巨石。响琴峡名自古代就已流传,这里弹琴的声音也与自然和谐相宜。心中满怀对山水的热爱,但看不见沧海之客。骑马登顶远眺,回望那邈远的行程
【注释】 星宿江:即长江。渡:过,指渡江。 穹浪翻空夜有声:形容江水波涛汹涌。 河清门外一江横:指长江流经南京时,河清门外的一段江面宽阔。 火敦地古探源近:火敦是地名,位于今四川泸州附近,是古代长江的发源地之一。 禄琫烟深绕郭平:禄琫是地名,位于今江苏无锡,是长江流经的第二个重要城市。 南去波涛添瘴雨:指南方地区,特别是江南一带,由于气候湿热,常常出现雾气蒙蒙的景象。 东来舆马阻邮程
贵西道中 斫得松枝自煮茶,贵西风物最堪嗟。 林稀偶听一声鸟,地暖犹开十月花。 缘路毡衣苗子俗,半山茅店候人家。 蛮烟瘴雨荒凉甚,径仄崖倾日又斜。 译文: 在贵州的西部道中行走,我砍下松树枝来煮茶,这里的自然风光让我感到无比惋惜。 稀疏的树林里偶尔能听到鸟儿的叫声,温暖的气候让十月的花朵依然盛开。 沿路上穿着毡子的当地人很朴实,山上的茅草店等待着过路人。 这里的瘴气和雨雾让人感到很荒凉
注释: 和杨升庵采兰引《采兰》,即《周南·关雎》,是一首描写男子对女子爱慕之情的诗歌。这首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男子上山采幽兰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幽兰的喜爱之情;后三句则描绘了他在空谷中抱芳立立,但又怕与薜荔(一种草)和萝摩(一种植物)混杂在一起,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他对于采到的幽兰深感珍惜,同时也担忧其他草药可能被误用或混淆。 译文: 登上山去采摘幽兰,可惜幽兰数量并不多。
【注释】 喜晴 :高兴见到天晴的日子。浃旬 :满十天。 肩舆 :轿子,古代官吏坐的交通工具。红叶 :秋天树叶变红。杜诗 :《秋兴八首》是杜甫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初晴的日子里,一路欣赏红叶和吟咏《秋兴八首》而引起的愉快之情。 开头两句“云雨浃旬殊闷绝,而今喜见日晴时”,写诗人久雨心情烦闷难耐,忽然晴朗,喜出望外。 第三句“肩舆一路看红叶”,“肩舆”即轿子
上山采幽兰,幽兰苦无多。 秋草随山深,萋萋被岩阿。 抱芳立空谷,岂杂薜与萝。 采之遗相思,路险云雨过。 苍翠日满眼,复恐荪芷讹。 荪芷讹犹可,萧艾将奈何
穹浪翻空夜有声,河清门外一江横。 火敦地古探源近,禄琫烟深绕郭平。 南去波涛添瘴雨,东来舆马阻邮程。 何人驾得鼋鼍背,十丈虹桥指日成
斫得松枝自煮茶,贵西风物最堪嗟。 林稀偶听一声鸟,地暖犹开十月花。 缘路毡衣苗子俗,半山茅店候人家。 蛮烟瘴雨荒凉甚,径仄崖倾日又斜
李棠阶(1798年—1865年)是清朝的著名诗人,字树南,号文园,又号强斋。他以其深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和刚正不阿的性格而著称于清代,成为温县南保封村的文化名人。 李棠阶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读书人,这为他日后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自幼聪明好学,对诗词歌赋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清道光年间,李棠阶凭借出色的才华考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在翰林院任职期间
李棠阶(1798年—1865年)是清朝的著名诗人,字树南,号文园,又号强斋。他以其深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和刚正不阿的性格而著称于清代,成为温县南保封村的文化名人。 李棠阶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读书人,这为他日后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自幼聪明好学,对诗词歌赋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清道光年间,李棠阶凭借出色的才华考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在翰林院任职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