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浪翻空夜有声,河清门外一江横。
火敦地古探源近,禄琫烟深绕郭平。
南去波涛添瘴雨,东来舆马阻邮程。
何人驾得鼋鼍背,十丈虹桥指日成。
【注释】
星宿江:即长江。渡:过,指渡江。
穹浪翻空夜有声:形容江水波涛汹涌。
河清门外一江横:指长江流经南京时,河清门外的一段江面宽阔。
火敦地古探源近:火敦是地名,位于今四川泸州附近,是古代长江的发源地之一。
禄琫烟深绕郭平:禄琫是地名,位于今江苏无锡,是长江流经的第二个重要城市。
南去波涛添瘴雨:指南方地区,特别是江南一带,由于气候湿热,常常出现雾气蒙蒙的景象。
东来舆马阻邮程:舆马是指乘坐的车辆,这里指的是从东部来的船只和行人在途中遭遇了阻碍。
何人驾得鼋鼍背,十丈虹桥指日成:这是对诗中“何人驾得鼋鼍背,十丈虹桥指日成”这句话的解释。鼋鼍背是指大船,而虹桥则是指连接两岸的桥梁。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能驾驶这样的大船呢?这座桥指日可待,很快就会建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长江壮阔、气势磅礴的画面。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长江的壮丽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诗中的“何人驾得鼋鼍背,十丈虹桥指日成”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信心。
诗的前两句“穹浪翻空夜有声,河清门外一江横”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其中,“穹浪翻空”形容江面波涛汹涌,仿佛天空都被掀起;“夜有声”则暗示了夜晚江上的渔舟唱晚,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浪漫色彩。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为整首诗歌奠定了壮阔的背景。
“火敦地古探源近,禄琫烟深绕郭平”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长江的源头和沿途风光。其中,“火敦地”指的是火敦这个地方,位于今四川泸州附近,是古代长江的发源地之一;“禄琫烟深绕郭平”则是指禄琫这个地方,位于今江苏无锡,是长江流经的重要城市之一。这两句诗通过对地名的介绍,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地理背景信息。
“南去波涛添瘴雨,东来舆马阻邮程”两句则转向了长江的流向和交通状况。其中,“南去波涛添瘴雨”描绘了南方地区因为湿热气候而产生的云雾缭绕现象;“东来舆马阻邮程”则表达了东部地区由于交通受阻而导致的不便。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于长江及其周边环境的真实感受。
“何人驾得鼋鼍背,十丈虹桥指日成”这两句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其中,“鼋鼍背”指的是巨大的船只或桥梁,象征着力量和希望;“十丈虹桥指日成”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心。这两句诗不仅呼应了诗题中的“渡星宿江”,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积极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长江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周边环境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深刻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