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傒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登祝融峰赠星上人》。下面逐句解读诗句的含义,并附上相应的注释: 登祝融峰赠星上人 洞庭湖南边,桂岭北边,衡山连绵到潇湘。山中有一座祝融峰,宛如发髻般高耸入云。 祝融峰不知道它有多高,千山万山就像在它的面前回环。山峰层层叠叠,芙蓉花盛开其中,宛如天仙朝见紫皇。 半夜时仰望东海日出,六月常飘满树的霜花。龙拿、凤攫、熊虎掷,云生雾灭何时终? 我正遇到天下太平的时代
黄鹤山听雨得清字 玄扃息深处,虚馆含余清。 潇洒松上来,瑟缩花间鸣。 遥兼夜柝警,细与寒更并。 怀亲感离别,抚物愧生成。 土思浩方殷,春声耿逾明。 幸及朋知好,达此旦暮情。 北展非穷辕,南山梦归耕。 何言托毫素,聊与款平生。 注释: - 玄扃:深闭的门户,形容寂静无声。 - 虚馆:空旷的馆舍。 - 潇洒:超脱、不拘谨的样子。 - 瑟缩:颤抖、收缩。 - 远兼:远及。 - 宵柝(tuò)
送客省冷副使归豫章觐省 始违山林赏,复作远游客。 忽兴慈母念,辞帝去京国。 杨柳河上春,飘然就行役。 闻者为惊喜,朋俦皆叹息。 昔依禁树枝,今恋山巅柏。 世俗更推荡,日月如有迫。 归雁群响哀,遥云孤飞白。 都门一尊酒,落景淡行色。 以我留滞心,送君南征翮。 【注释】 始违山林赏:开始时违背了隐居山林的喜好。 复作远游客:再次变成了远行的旅人。 慈母念:母亲思念。 辞帝:告别皇帝。帝:指皇帝。
山水卷 稍稍云水动,蔼蔼烟峰乱。 远浦引归桡,双崖临绝岸。 方思隐沦客,欲结渔樵伴。 水阔山更遥,幽期空汗漫。 注释: 稍微(略微):渐渐、逐渐 蔼蔼: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方思:正在想 方:正、将要 隐沦: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汗漫:随意地、无目的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通过诗人眼中的山水画面,表达了他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稍稍云水动”,描绘了天空中云彩和水面的变化
【注释】 ①赋得:一种古典诗歌形式。张郎中:张姓的高级官员或使者。省觐:巡视,朝见皇帝。扬州:古州名,今属江苏省,为当时的重要城市。 ②东风:春风。归雁:指候鸟,春来南飞,到秋北返。 ③离离:群集的样子。翔:飞翔。 ④阴山碛:地名,在今山西省北部,是北方的边远荒漠地区。 ⑤嘹唳:高而长的声音,这里指大雁鸣叫声。浮云中:天空。万里才一息:形容行程遥远,时间短促。 ⑥眷言思亲者:思念家乡亲人。眷
注释 1 东安猛将张齐公 - 指在东安担任猛将职务的张齐公。 2. 十八夺父军囚中 - 在十八岁时就从他父亲的军中俘虏中救出他,并成为他的副将。 3. 至元召募起亡命 - 至元年间招募亡命之徒。 4. 父子南伐收奇功 - 父子俩共同南征,取得显著的军事成就。 5. 酒酣一跃马上立 - 在喝酒喝高时跃上马背,表现出英雄的气魄和勇气。 6. 拔剑四顾奔雷风 - 拔出宝剑,环视四周
苏志道,中宪大夫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为元代著名文学家虞集之弟虞伯生的从父兄。元朝至顺元年(1330),其兄虞伯生病逝。志道作此诗以哀悼。 天子赐问劳,名王致金币。 天子派遣使节来慰问并赏赐,是尊贵的君王对贤人的恩惠与厚爱。 至今赖长策,当时已多忌。 如今仍然依赖这些策略,但当时已经有许多忌妒了。 如何方赐环,及国竟长逝。 为何要赐给你玉佩,直到国家终于去世。 都人走相哭,行子为歔欷。
赠吴主一 国朝分隶谁最长,赵虞姚萧范与杨。赵公温温蔡中郎,虞公格格由钟梁。 姚萧二公撼中邦,岂以笔法窥汉唐。萧守高尚姚文章,范公清遒不敢当。 纵横石经兀老苍,杨侯起家自洛阳。华山之碑早擅场,旁出捷入无留藏。 曹南吴氏俊且良,古意飒飒浮匡箱。商盘周鼎俨作行,刓圭削锐伏景光。 宜伸而缩圆使方,外若椎鲁中坚强。趋新骛巧纷披猖,欲辨辄止心孔伤。 金陵皇象剑戟张,中山夏丞鼎独扛。二碑分法古所臧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脉脉我所思,彭氏蹑遐踪。 (我思念彭氏,他已远去) - “脉脉”形容深情而含情脉脉的眼神。 - “彭氏”指的是彭通复。 - “遐踪”意为遥远的踪迹,表示某人已经离开了。 2. 婉婉若处子,未曾出房栊。 (她温柔如处女,未曾走出闺门) - “婉婉”形容女子温柔的样子。 - “处子”指未婚少女。 - “出房栊”意即离开家或闺门。 3. 相望四千里,逾年阙相从。
这首诗是苏志道为故中宪大夫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苏公所作的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译文: 苏公,你的官位显赫,被选拔出来担任官吏。 在朝廷上讨论问题时,你经常引用经书,你的行动都遵守正义。 当天下发生大旱灾时,你认为这是冤案造成的。 于是你决断案件,天便降雨了。 因此年成变好,变得富饶丰收。 你的声音传遍山西,官府到处招募人才。 你对国家怀有慷慨激昂之情,于是辅佐直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