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傒斯
【解析】 本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客居成都时的感慨之情。全诗共八句,首联点明地点和环境;颔联描写景色并抒发情感;颈联写所到之处景物,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以仲容兄弟比之相映,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流露出对故土、亲人的眷恋。 【答案】 ①过族侄:指经过族中侄辈的住处。②云山:山势高耸入云,这里借指家乡的山峦。③草堂:杜甫在成都建有草堂,这是说经过那里。④池水:即沧浪之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进行赏析。 “闭户京城昼懒开”,意思是说张子寿在京城中闭门不出,整日懒洋洋地躺着不起床,他听到皇帝召见的消息就赶快去朝拜了,但后来又因为某种原因而没有成行(“却”字表明了这种原因)。“冯夷”:指水神,这里泛指神仙。“王子”:即仙人。“吹笙”:用箫吹奏乐曲。“跨鹤”:骑白鹤飞走。“囊”:指装天书的锦囊
【注释】: 太行(yáo):即太行山。 遥接:远远连接,延伸。帝王州:指洛阳一带。 西北连山际海稠:西边的连绵山脉,东边的大海,密集无际。 鹤下静依仙馆夕,雁啼高挟塞垣秋:白鹤在黄昏时分静静地栖息在仙家宾馆的屋檐上,大雁的叫声回荡在边塞的城墙之上,秋天的气息弥漫四周。 侧身天地浑如寄,偷眼风云总是浮:我侧着身子,觉得天地仿佛都是寄居的东西,抬头看去,只见风云缭绕,一切都像漂浮在水中一样。
【注释】: 王山仲:名士王庭筠(897~956),字山人。唐末至宋初诗人。原籍太原,徙家洛阳,后寓居襄阳。工诗词、骈体文、乐府。 潇湘八景:《太平寰宇记》卷一七五载:“湖南路潇、湘二洞,皆在衡岳下。其地多奇峰怪石、幽深奥窈之胜。”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曾写过一首咏潇、湘的《浪淘沙》(九嶷山上白云飞),为潇、湘八景之一。 竹篱:篱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重点,结合题目要求分析作答。 “画鸭”是这首诗的题目,意思是“画鸭子”。诗的首句写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春天来了,小草又长了出来,小雏鸭也在慢慢长大,它们开始在河里觅食、嬉戏了。第二句写“茸茸毛色起”,即羽毛丰满起来。第三句写“应解自呼名”,即它应该知道自己叫什么。 译文: 春天来临,小草又长了起来
【注释】 疏星:稀疏的星光。冻霜空:冻硬了的霜气笼罩着天空。流月:指月光如流水般流淌。湿林薄:树林被露水打湿。虚馆:空旷的屋子,这里比喻孤寂的夜晚。时闻一叶落:时而能听到一两片落叶飘落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深夜寂静景象的古诗。全诗四句,首二句写景,次二句写情,末二句以“人不眠”点明诗人的情怀。全诗语言朴实、凝炼,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幽冷之感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 1.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2. 在每句诗后面加上注释,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意。 3. 末尾附上赏析。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相应的翻译。 楚山秋晚 - 注释:描述秋天傍晚时分的楚地山景。 - 译文:楚地的山在秋季的傍晚时分显得格外美丽。 山人何处抱琴归,遥想楼台隔翠微 - 注释:山中的隐士带着琴归来。 - 译文:想象着山中的人抱着琴回到了他的居所
《登蓟丘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了登高所见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无奈。 译文: 我闲着无事登上蓟丘,望着四周西北的群峰。 转觉天地间肃杀之气更加明显,因此心中悲凉。 云间的那处传来笛声,夕阳落下满城的钟声。 自己却笑那些悠闲的人,只能学老农种地谋生。 注释: - 蓟丘:古地名,位于今北京市附近,地势险要,有“天险”之称,是古时的重要军事关隘之一。 - 闲登
注释:王山仲收藏的潇湘八景图卷上,我题了这首诗。 颢气自澄穆,碧波还荡漾。 颢气是指天空中的云气,这里指高洁清朗之气。 凌风人:指仙人或神仙。 君山:在洞庭湖中,传说是舜帝葬于苍梧之地的地方,山上有君山亭。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欣赏王山仲收藏的潇湘八景图卷后,写下的一首七绝诗。首句“颢气自澄穆”描绘出一种高洁清朗之气,与后面的景物形成鲜明对比。第二句“碧波还荡漾”则描绘出了湖面波光粼粼的景象
和傅与砺 揭傒斯创作五言律诗赏析 1. 诗句释义 - 近日何多念,频年不肯还 - 河流无故道,春色是他山 - 棐几看云凭,衡门罢月关 - 无情寒与暑,偏解铸衰颜 2. 译文注释 - 近日何多念:最近为什么这么多思念? - 频年不肯还:连年不归,不愿回家。 - 河流无故道:河流没有经过的地方。 - 春色是他山:春天的色彩似乎属于他处。 - 棐几看云凭:坐在木制的桌旁观赏云彩。 - 衡门罢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