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傒斯
注释 山仲:王山,这里指诗人的朋友。 潇湘八景图卷:指王山藏有一幅描绘潇湘八景的图画卷子。 题:书写,作画。 赏析 这首诗是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相唤”与“莫唤”形成鲜明对照,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夸张和拟人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诗句 1. 不寐呈何太虚 2. 隙月斜依壁,窗风细着人。 3. 飘零知命晚,牢落梦家频。 4. 断雁何曾定,鸣鸡不肯晨。 5. 何郎诗句好,万里独相亲。 译文 1. 夜不能寐向何太虚表达我的思念 2. 月光斜挂在墙上,窗户的微风轻抚着我的身体。 3. 我漂泊不定,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很晚,经常梦见家乡。 4. 断线的大雁从未确定过自己的位置,报晓的公鸡也不愿在清晨叫唤。 5. 何郎的诗歌很美
赵道士山水图 悄然的悲伤笼罩着山岭,清晨雾霭中隐约可见。 在昏暗迷茫的水面上,野渡无人烟。 长桥连通古老的寺庙,小舟轻摇远离尘世。 小路尽头双松之上,乱石丛生云起峰颠。 仿佛漫步于南岳黄昏,遥望祝融之巅圣尊。 注释与赏析: - 悄怆寒山晓(悄怆:寂静而悲伤): 早晨的山景因寒冷而显得更加静谧和凄凉。 - 凄迷野水昏(凄迷:形容景色或情感的朦胧和不清晰): 描述远处水面上雾气缭绕,天色渐暗。
注释: 扁舟何处客,此地饱经过。 扁舟:小船。此处:这地方。饱经过:多次经过。 彭蠡江声合,扬州月色多。 彭蠡:古代地名,今属湖北,为长江与赣江的汇流处。江声:指江水激荡的声音。 扬州:今江苏扬州市。月色:月光下的景色。 天低知近海,地阔欲横河。 天低、地阔:形容地势平坦开阔。知近海,知道接近大海。 自是吾生拙,如君定若何。 自是:既然这样。拙:不巧,不聪明。如: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题先天观图 听说这里有先天观,层层峭壁环抱着。 鸟儿在青翠的山峦中啼叫,花儿落满白云间。 樵夫能长啸,居民知道这里很美。 不知洞门在哪,只见水声潺潺。 注释: ①先天观(qiánshí guān):古代道教宫观名。相传黄帝曾在此炼丹。②樵子:指砍柴的人。③居人识大还:居民懂得这里的美景。④潺湲(chán yuán):水流缓急不定的声音。 赏析:
注释: 1. 岭外 - 指远离家乡的南方。 2. 经年别 - 经过长时间分别。 3. 花前得意飞 - 形容鹦鹉在开花的地方自由自在地飞翔。 4. 客来呼每惯 - 客人来访时,主人总是呼唤鹦鹉。 5. 主爱食偏肥 - 主人偏爱饲养体型较大的鹦鹉。 6. 才子怜红嘴 - 文雅之人喜欢美丽的嘴巴。 7. 佳人学绿衣 - 美人喜欢模仿鹦鹉的颜色。 8. 狸奴亦可怕 - 即使像狸猫那样的动物也感到害怕
【注释】 1.《饮张氏别墅》:在湖北黄梅县西,张氏家世居此。 2.楚国多才俊:指屈原、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赋家。 3.张家好弟兄:指屈原、宋玉等屈原的弟子和宋玉的门人。 4.出门湖水碧:指张氏家宅前有一片湖。 5.留客野堂清:指张氏家宅后有一片野地,环境幽雅。 6.微雨鸣疏竹:细雨中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7.寒烟覆古城:指烟雾笼罩着古城墙。 8.园人隔畦语:指园丁隔着田埂对客人说话。 9
归舟 汀洲春草遍,风雨独归时。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 鸦啼木郎庙,人祭水神祠。 波浪争掀舞,艰难久自知。 注释: 1. 汀洲春草遍,风雨独归时。 - 注释:汀州是地名,这里指的是春天的汀州。春草遍野,意味着春天来临大地复苏,但此时我只有独自一人在风雨中归航。 2.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 - 注释:大舸是指大型的船只,这里形容船在水中航行的样子。青山两岸移,意味着船在江水中行驶
【注释】 ①淮西:今安徽省西部。 ②寒生客子衣:因寒冷而生起客居他乡的感伤。 ③酒家:酒店,旅店。 ④映江飞:指野火燃烧时,火光在江面上反射。 ⑤云尽:指日落。 ⑥潮平:指涨潮。 ⑦风渐微:指退潮。 ⑧南归:作者自谦,说自己这次北行,是应淮南节度使李师道的邀请而回。 ⑨此际:此时。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淮西郡夜泊后向北游历的情景,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夜泊淮西郡
山水图 幽人无世事,高卧谢浮名。 山崦晴时出,溪流尽处行。 还闻有渔钓,相问扣柴荆。 不扫门前路,莓苔满地生。 注释: - 幽人无世事:指隐居的人没有世俗的纷争和烦恼。 - 高卧谢浮名:形容隐士超脱物外,不问世事,安于淡泊的生活。 - 山崦晴时出:指山中的村庄在晴天时露出来。 - 溪流尽处行:指溪流流到尽头的地方。 - 还闻有渔钓:指听到有人在钓鱼的声音。 - 相问扣柴荆:指有人敲门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