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傒斯
诗句如下: 众流俱到海,万籁各还虚。 寂寞空山里,高斋独掩书。 译文为:所有的水流最终都会汇入大海,大自然中的万物都回归到了它们的本源之中。在这座空寂的山中居所里,我独自关闭了书籍,仿佛与世隔绝。 注释解释为: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于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孤独。诗中的“众流”指的是自然界中的水流,而“万籁”则是指大自然中的各种声响。诗人通过观察这些自然现象
【赏析】 这首诗写隐居生活,表现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超然物外的闲适情趣。首二句是说:清晨我坐在朝阳轩里,阳光照射高树之上,幽居的人刚刚打开门扉。“晓坐”点明时间,“张先生”是作者自称。“朝阳轩”,指有窗可朝见日的屋子。《汉书·王良传》载:“(王)良字公子,齐人。家富,以客多贫者,不欲其忧己也,乃开阁延致士。……良时与王武子、李安期等放牛于中庭,赌博经神。”这里借指自己居住之地。“朝阳”
注释: 冥冥何处来,小楼江上开。 长恨风帆色,日日误郎回。 【译文】 不知是哪里传来的风帆,在江边的小楼上徐徐展开。 我总抱怨那风帆的颜色,每日每夜都妨碍了我回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潇湘八景之一“远浦归帆”的诗。诗人通过写景抒发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写远浦归帆的景象,次句写小楼江上的景色,后两句写自己对远浦归帆的情感。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
展骥犹穿魏郡花,分符忽指竟陵瓜。 行瞻禹迹过三澨,带拥羲文望五华。 春雨蚕桑无旷土,秋风鱼稻满贫家。 亦知王政仁为本,莫厌公田饭有沙。 注释:展骥(juān jì)犹穿魏郡花,分符(fēn fú)忽指竟陵瓜。 行瞻(xíng zhān)禹迹过三澨(shì),带拥羲文望五华。 春雨(chūn yǔ)蚕桑无旷土,秋风(qiū fēng)鱼稻满贫家。 亦知王政仁为本,莫厌公田饭有沙。 赏析
注释: 忆昔四首 其三: 己巳年,群儒映于墙壁的奎星下,端阳节侍宴在宝慈西。 线分学士亲自为臣下送行,诗赐皇姑御手题写。 注酒含春,瑶露重重叠叠,承尘转午时,锦云低垂。 日斜时一起走出西门大道,既已醉意犹能散去马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庄重的画面,表现了宴会上欢庆的气氛和文人雅士间的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诗句释义 御书雪林二字赐赵中丞应制 - 御书:指的是皇帝的亲笔书写。 - 雪林:这里可能指代的是“雪”字与“林”字的组合,形成一种意境或某种寓意。 - 赐:给予的意思。 - 赵中丞:赵中丞可能是某个官职或名字。 译文:皇帝的亲笔写下了“雪林”二字,并赐予了赵中丞,这是一项特殊的任务。 注释 - “圣主挥毫临秘阁”:圣主即皇帝,挥毫即用笔写字。 - “亲臣执法坐崇台”
【注释】 晓出:黎明时。顺城门:即南城门,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何太虚:诗人的朋友。怅望江南路:惆怅地凝望着通往江南的路途。前日风雨中:昨日风雨之中。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元年(742),是诗人送别友人何太虚而作。全诗语言朴实,情意深长。首句写晨曦初照,诗人步出城门。次句写自己惆怅地望着江南去路,因友人将从此地远行。三、四两句点明题意。首句中的“晓”字暗示了送别的时间。 全诗写离愁别绪
【注释】 ①天历年中: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开始设立翰林院,选拔文士入馆修书,称为“翰林学士”。 ②秘阁开:指翰林院成立。 ③授经:传授经术。 ④育群材:培养人才。 ⑤宫门待漏:等待皇帝上早朝时召见。 ⑥讲席收书:指退下讲席后整理书籍。 ⑦召试:指应诏考试,皇帝亲自出题。 ⑧天语:皇帝的诏书。 ⑨分题:指应诏考试的题目。 ⑩侍臣:翰林院学士等官员。 ⑪丹心:赤诚之心。 ⑫太液池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四川成都,怀念故居成都草堂的诗作。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宫草葱茸禁树齐,日趋延皓对凝晖。” 注释:宫中的草长得茂盛,连着皇宫的柳树也长得整齐,太阳逐渐升高,照射着长安城的宫殿。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长安城内繁盛的景象,宫草和禁树都被阳光照耀得生机勃勃,展现了一种繁华盛世的氛围。"日趋延皓"中的“延皓”可能是指太阳的光辉或光芒,意味着太阳逐渐升高
【注释】 奎章阁:唐时皇帝藏书画、典籍的地方。分署:分别设置的办事机构 香风:香气 留守:指留守中书省的官员,负责处理政务。颁赐:赏赐 宣徽院:掌管内廷礼仪事务的官署。上供茶:进献朝廷的贡茶 诸生:学生。番直:值班或值班 学士:指翰林学士,即文臣。吟成:即吟诗作对 五载光阴:五年的时间。 九疑:山名,在今湖南宁远县南。重华:指舜帝。舜,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赏析】 首联“忆昨四 首 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