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
《寄题陈渭叟紫云编用张仲举韵》的原文如下: 葛溪观主陈渭叟,高行绝人诗益工。 明月双珠好奇服,闲居七言成变风。 大茅独立云在下,小史久住江之东。 吴筠寥寥五百载,唯我与君相长雄。 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 诗句解析: 1. “葛溪观主陈渭叟,高行绝人诗益工。” - 关键词:葛溪观主、陈渭叟、高行绝人、诗益工 - 注释:这里描绘了陈渭叟的高尚品行和卓越的诗歌创作能力
吴养浩江浙提学任满侍亲归番阳稳送归帆向锦江,西湖能负白鸥双。 书中久已知梁鹄,床下时曾拜老庞。 注释: 1. “稳送归帆向锦江”:稳定地送走归家的船帆朝向锦绣般的杭州。 2. “西湖能负白鸥双”:在西湖的湖面上,可以承载一对白鸥飞翔。 3. “书中久已知梁鹄,床下时曾拜老庞”:在书籍中早已熟知梁鸿和王献之的故事,在床上也曾经拜过像庞统那样的智者。 4. “封还画省文章印”,盛取玉堂云雾窗
寄渭清远记室 大石坠落腰勤苦行,此生深愧老卢能。 雨留涧下三板水,苔卧窗间七尺藤。 清壑钟声传晨梵,云门诗句夜挑灯。 凭君试问龙河隐,政在钟山第几层。 注释与翻译: 1. 大石坠腰勤苦行 - 描述诗人在艰苦的劳作中努力前行的情景。 2. 此生深愧老卢能 - 表达了对年长者的尊敬和对自己能力的自谦。 3. 雨留涧下三板水 - 形容雨水长时间停留在山涧,使得溪水停滞不流。 4. 苔卧窗间七尺藤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朅来常熟尝新栗: 朅来,意为来到;常熟,指的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尝新栗,即品尝刚从树上摘下的新栗子。 2. 黄玉穰分紫壳开: 黄玉穰,形容栗子皮的颜色或质地像黄金一样珍贵;紫壳,指栗子外壳呈现出紫色。 3. 果园坊中无买处: 果园坊,可能是指一个出售水果的市集或街区;无买处,表示在市场上买不到新鲜栗子。 4. 顶山寺里为求来: 顶山寺
这首诗是董子羽寄给作者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 清都闻已住多年:清都指的是仙境,已经在这里居住了多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怀念之情,希望他们能长久地留在这个美好的仙境之中。 - 鹤驾鸾骖与后先:鹤和鸾都是神话中的祥瑞之鸟,这里用“驾”表示乘坐。鸾骖,意味着鸾鸟相伴。与后先,意味着超越时间的界限,永远存在或不朽。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 吴兴舟中 苕溪斫鲙腹偏腴,取酒乌程清若无。 最怜杨柳破二月,绝胜蛾眉游五湖。 船头濯足畏鱼淰,港口卸帆惊鸟呼。 林峦在处著舟楫,倘有剩田吾欲租。 【注释】 - 吴兴: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名城。 - 苕溪:指苕溪水系,发源于浙江省安吉县,流经湖州、杭州等地,是当地重要的水源之一。 - 斫(zhuó):用刀斧等工具将某物砍成一定形状或大小。 - 鲙(kuài)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内容,然后逐句分析其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最后要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艺术风格。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髯张”“王文度”“‘膝上’‘庾子山‘‘千仞青溪‘‘参军’”等关键词语理解诗意。 “为爱髯张亦痴绝”:因为喜爱张生,所以也痴情极了。颔联是说,张公因公务之忙,不能常与朋友聚会,于是借诗以寄相思之情。“簿领尘埃多强颜”,意思是说由于公务繁忙
寄杨廉夫郑明德 快雪时晴春意动,归舟移缆向方塘。 走寻饮伴鸡豚社,误落诗名锦绣场。 子云奇字谁能问,郑老襟期独不忘。 阖闾城中可终老,安得四万买沧浪。 赏析: 1. 诗句解析 - 快雪时晴春意动:描述春天来临,天气晴朗,雪花快速融化,春天的气息随之而来,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归舟移缆向方塘:诗人准备将船靠岸,去往方塘寻找新的灵感或朋友聚会的地方。 - 走寻饮伴鸡豚社:在村社中寻找酒友
铁笛道人新居曰书画船亭作诗以寄 苏州去访扬雄宅,近水楼居似月波。东府官曹知者少,西山爽气望中多。台招天上仙人凤,池养山阴道士鹅。谁和淳风吹铁笛,莫愁艇子柳枝歌。 注释翻译 诗句注释: - 苏州去访扬雄宅:在苏州访问了扬雄的宅邸。 - 近水楼居似月波:靠近水的楼阁居住像月亮的形状那样。 - 东府官曹知者少:东府的官员很少,指的是官场上的清贫或缺乏权力。 - 西山爽气望中多:西边的山清爽宜人
【注释】 元统甲戌:元至顺元年(1330)。既望:指十六日。义兴王氏怀庆堂:作者家宅名,义兴,郡名,今属江苏省宜兴市。十又八:即“十八”。张公洞:在宜兴县西北。七言诗一首:此指作者的诗。寄住山:在宜兴市南三十里。陈长卿、周仁仲:作者的朋友。 赏析: 《寄住山陈长卿周仁仲》是元代诗人戴良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共四句,前两句描绘景色;后两句写诗人游山玩水之乐,并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