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坠腰勤苦行,此生深愧老卢能。
雨留涧下三板水,苔卧窗间七尺藤。
清壑钟传晨放梵,云门诗到夜挑灯。
凭君试问龙河隐,政在钟山第几层。
寄渭清远记室
大石坠落腰勤苦行,此生深愧老卢能。
雨留涧下三板水,苔卧窗间七尺藤。
清壑钟声传晨梵,云门诗句夜挑灯。
凭君试问龙河隐,政在钟山第几层。
注释与翻译:
- 大石坠腰勤苦行 - 描述诗人在艰苦的劳作中努力前行的情景。
- 此生深愧老卢能 - 表达了对年长者的尊敬和对自己能力的自谦。
- 雨留涧下三板水 - 形容雨水长时间停留在山涧,使得溪水停滞不流。
- 苔卧窗间七尺藤 - 描绘了窗外生长的藤蔓植物覆盖窗户的场景。
- 清壑钟声传晨梵 - 描述了清晨山谷中钟声悠扬,僧人念经的景象。
- 云门诗句夜挑灯 - 指深夜仍读书至挑灯,展现了勤学不辍的精神。
- 凭君试问龙河隐 - 询问龙河边是否有隐士居住。
- 政在钟山第几层 - 提出一个哲学性问题,表达对世事哲理的探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行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通过“大石坠腰勤苦行”,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坚韧的性格;“此生深愧老卢能”则透露出对前辈智慧的敬仰和自己能力的自省。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感悟也有对知识的渴望,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和超然。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色描绘细腻生动,如“三板水”和“七尺藤”,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反映了诗人观察入微、善于捕捉细节的能力。整体上,这首诗是一首表现作者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的作品,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
《寄渭清远记室》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知识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才华,同时也能从中领悟到生活的智慧和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