朅来常熟尝新栗,黄玉穰分紫壳开。
果园坊中无买处,顶山寺里为求来。
囊盛稍共来禽帖,酒荐深宜蘸甲杯。
首奉云林三百颗,也胜酸橘寄书回。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朅来常熟尝新栗:
朅来,意为来到;常熟,指的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尝新栗,即品尝刚从树上摘下的新栗子。黄玉穰分紫壳开:
黄玉穰,形容栗子皮的颜色或质地像黄金一样珍贵;紫壳,指栗子外壳呈现出紫色。果园坊中无买处:
果园坊,可能是指一个出售水果的市集或街区;无买处,表示在市场上买不到新鲜栗子。顶山寺里为求来:
顶山寺,是一座位于山顶的寺庙;为求来,意味着为了得到这些栗子而特意前往顶山寺。囊盛稍共来禽帖:
囊盛,指用袋子装起来;稍共,意为稍微有些;来禽帖,可能是一种用于包装栗子的纸张或标签。酒荐深宜蘸甲杯:
酒荐,即在酒中加入某些配料或调味品进行烹饪;蘸甲杯,可能是形容品尝新栗子时的感受,类似于在甲杯上蘸着调料。首奉云林三百颗:
首奉,表示首次奉献或赠送;云林,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云杉木,用于制作乐器或家具等;三百颗,表示赠送了三百颗栗子。也胜酸橘寄书回:
也胜,表示相比之下更加出色或更好;酸橘,通常指的是橘子,但在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栗子的味道或者某种特殊之处;寄书回,意味着通过这种方式向某人传达信息或问候。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张雨在新摘的栗子到达时的喜悦和对它们的珍视。通过对比果园中的难以找到和顶山寺得到的栗子,诗人强调了自然恩赐的珍贵。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投入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