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臣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首句“青精作饭紫莼羹”中,青精即天麻,是一种可食植物;“紫莼羹”指用鱼和莼菜做成的汤,是一道美味佳肴。这两句写出诗人在野外采得野生天麻与莼菜后,烹制成饭菜。 第二句“饱后微吟水上行”,意思是:饭后我漫步于水中小路上微吟着古诗。这句诗描写了诗人饭后散步的情景。“水行”就是泛舟水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歌的内容,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 本题中第一句“孤舟夜泊洞庭滨”是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怅望空台尽日蘋”是说主人公在洞庭之滨的一座台上眺望远方,整句的意思是
初梅 欲开未吐半春阴,无奈江南风雪深。 注释: - 欲开未吐:形容梅花开放的样子,即将绽放,但还未完全展开。 - 半春阴:一半被春天的阴霾笼罩。 - 江北风雪:指江南地区特有的风雪天气。 - 抱玉含香:比喻女子的美貌和芬芳,如同玉石和花香。 - 殊自好:特别可爱,特别好看。 - 春闺一片:春天的闺房。 - 待郎心:等待爱人的心。 译文 梅花即将绽放,却还被半阴半晴的春光所遮掩
注释: 青溪:一条清澈的小溪。 窈窕:幽深的样子。 尽日寻:一整天都在寻找。 雨收风歇翠沉沉:雨停了,风也停息了,小溪边的绿草如茵,一片翠绿色。 一双燕子翻花出,始觉人家住隔林:一对燕子从水面飞过,才发觉这户人家住在树林的另一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溪水、燕子等景物,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翟公好客客不至,门外雀罗亦何事。” - 翟公:指东汉的太尉翟駻。这里用以象征高官显贵。 - 好客:表示翟公待人热情。 - 客不至:客人没有来。 - 雀罗:用来形容门旁挂着的网捕雀,常用来比喻招揽宾客。 - 亦何事:即“也无事”或“有什么事”。表达一种空无一人、无人来访的寂寞感。 第二句:“春风吹花花不香,蜂蝶纷纷飞过墙。” - 春风:春天的风
君马黄三首 其三 君马黄,臣马黑。 君马德,臣马力。 君马天行臣马策,敢避驰驱死疆埸。 注释: - 君马:指君主的骏马。 - 黄三首:指《君子行》中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等三首诗。 - 其三:是其中的第三篇。 - 君马黄,臣马黑:比喻君主的马匹是黄色,而臣下的马匹则是黑色。 - 君马德,臣马力:比喻君主的马匹强壮有力,而臣下的马匹则显得瘦弱无力。 - 君马天行臣马策
【注解】 烂柯:指山名,在今浙江衢州。 燕然:古地名,今属内蒙古。 靖海:平定海上叛乱之意。 指顾间:形容时间极短。 一跻攀:一次攀登。 靖海平蛮:平定海上叛乱。 手自题诗:自己动手写诗。 临石壁:在石壁上题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首句“轻裘缓带一跻攀”,描绘了诗人轻松自如地登上烂柯山的情景。次句“靖海平蛮指顾间”,则表现了诗人对平定海上叛乱的豪情壮志。第三句“手自题诗临石壁”
注释: 昔日的池馆宛如高唐,现在却只有满地荒墙颓垣。我梦中仿佛春风拂面,却没有一点感觉,只能对着残阳独自叹息。 赏析: 此诗为一首悼亡诗,诗人以桃花自比,表达了对逝去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译文 金凤西川飞来,锦绣罗裙映日辉。 君王新赐美人衣,紫色霞光满眼春。 流苏宝幄七香车,黄犊逍遥过都市。 不因卫霍为亲故,车下行人似流水。 注释 1. 蹙金飞凤西川来:描述金凤从西川飞来,意味着尊贵和繁荣。 2. 五色织成罗背子:指用五种颜色织成的裙子或衣服。 3. 君王新赐美人衣:指皇帝赏赐给美人的新衣。 4. 流苏宝幄七香车:形容华丽的车内装饰以及车上散发的香味。 5.
君马黄,臣马赤。 君马良,臣马劣。 君马飞腾臣马蹶,敢望天闲一时逸。 释义: 君马颜色为黄色,臣马为红色。 君王的好马是良马,臣下的却是劣马。 君王的骏马能腾飞,臣下的战马却受挫。 他们不敢期望自己能像君王那样驰骋天下,暂时还能享受一下安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鲜明的对比图景:在君主面前,臣下只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在君主面前,臣下则只能看到自己的优势。这不禁让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