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臣
君马黄,臣马白。 君马肥,臣马瘠。 君马如龙臣马躄,敢忘天王赐颜色。 注释:黄色的马代表君上,白色的马代表臣下。 君王的马儿长得又肥又壮,而我自己的马却瘦弱矮小。 君王的马儿就像天上的云彩那样自由自在,而我自己的马则像跛脚一样行动不便。 我怎能忘记是天王赐给我这副好颜色啊
注释: 禽言七首 其五脱布裤,无裤得脱,向谁告诉。 旧年种桑蚕未熟,还粮先借东邻布。 今年有布还东邻,无还请开富人库。 有布不做裤,做裤那得布。 无布裤得脱,空教脱布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村人的生活困境。他们辛勤劳作一年,只为了能换回一些粮食和布料,而当这些布料用完后,他们又不得不回到贫穷的生活中。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注。
【解析】 “禽言七首”是《诗经》中的作品,属于《国风》中的“卫风”。这首诗的作者不详。 【答案】 译文:行不得也哥哥,只得行也哥哥。 可行不行那哥哥,不可行不行那哥哥。 可行行那哥哥,不可行行那哥哥。 注释:①禽:指燕子。②“行不得也”:意即“行得去啊”,这里用来反问,表示不能行的意思。③“只得行也”:意即“只能行了”,也是反问句。④“可行不行那哥哥”:意即“行还是不行啊”,用“哥哥”二字
【注释】 妾(qì ):古时候对女子的尊称。 莲歌声楚楚:形容采莲女唱着歌儿采莲时的情景。 众爱莲花娇:众人都喜欢美丽的莲花。 谁解莲心苦:谁能理解荷花内心的痛苦呢? 应有苦心人,怜根直到土:应该有人有心肠的人,能同情荷花的根,把荷花从泥土中挖出来。 【赏析】 这首《采莲曲》以清新明丽的笔触、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荷花的美丽和荷花内心的痛苦。 第一句写采莲女采莲时唱歌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赋得白日照吴戈》。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逐句释义: 1. 白日照吴戈,青天溅丹血。——太阳照耀着吴地的战戈,天空中洒落了红色的血迹。 2. 冤语不可闻,冤魂向谁雪。——冤屈的话语无法被听到,冤魂向谁诉说呢? 3. 入地成野磷,千年永难灭。——尸体入土化为磷火,千年后也无法熄灭。 4. 赵坑平地起,秦屠当时发。——赵高在赵坑平地上发动叛乱
翻译:山路泥泞湿滑,山路崎岖艰险,脚力消耗很大。突然的暴雨打在头顶,像天路那样艰难。行走千里万里,半途中听到泥泞的声音,心里不免有些忧愁。 注释:禽言七首 其三 泥滑滑,山深路险脚力乏。 泥滑滑,山深路险脚力乏:描述山路上泥泞湿滑和山路崎岖艰险,导致作者脚力消耗大。急风迅雨打头来,鸟道如天欲愁杀。 急风迅雨打头来,鸟道如天欲愁杀:突然的暴雨打在头顶,像天路那样艰难。千里万里行半途,耳岂不闻泥滑滑
注释: 姑恶姑恶,姑终不恶。 姑恶失慈,妇言则错。 妇能百事向前作,堂上看姑恶不恶。 译文: 姑姑的坏话多,但姑姑最后还是不坏。 姑姑坏话说多了,婆婆会失去慈爱,媳妇的话也会变得错误。 媳妇能够做很多事情,在堂屋里看看姑姑是好是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对一个家庭中的婆媳之间的互动和冲突的刻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许多问题,包括妇女地位低下、婆媳矛盾等。诗中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路旁的柳枝儿,长得长长的却不肯挽住我的心。短小的枝条也比不上那胳膊肘儿长,我思念着你呀,就像池塘里盛开的荷花一样。 荷花凋谢了,结出了一朵朵的莲子,它们在泥中生长,烂断了千万丝线,仍然紧紧抱着香息死去。 这首诗以“路旁柳”为引子,表达了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诗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
【注释】 “怪松”:指松树。“矫飞腾”:形容松树挺拔向上,姿态优美。“诡异献百伎”:比喻松树生长在山野之中,形态各异,有的姿态威武刚劲,有的枝叶繁茂,有的苍劲有力,千姿百态,犹如百种技艺表演。“遗落此空山”:指松树虽生长于山中,却不受尘世污染。“阅世几兴替”:松树经历了世间的兴衰更替,依然坚韧不拔。“陈人坟”:指古时候的人已长眠于地下,松树却依然屹立不倒。“岁月不可记”:岁月无情地流逝
翻译: 婆婆烧饼,焦了婆婆也吃不饱。 婆婆吃了,新娘子就好看。 烧火及时,婆婆烧出的饼不会焦。 灶下柴干,锅里油多。 婆婆烧的不好,新娘子看了不高兴。 注释: 1. 婆饼焦 - 婆饼:婆婆做的饼,婆饼焦:婆婆做的饼烧焦了。 2. 婆着恼 - 恼:生气。婆着恼:婆婆因为烧饼烧焦而生气。 3. 新妇好 - 新妇:新娘子。好:好看。新妇好:新娘子看婆婆烧饼烧焦而生气。 4. 烧火及时 - 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