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松矫飞腾,诡异献百伎。
遗落此空山,阅世几兴替。
下有陈人坟,岁月不可记。
高标拉苍旻,卑枝插黄地。
横梁驾春霓,或洞豁双柱。
宛辟仙人扉,抟斗潜虬戏。
龙骨蜕□岈,霜剥蛇鳞碎。
盘拿攫风云,屈曲孰陶铸。
朗月堕天风,明珠颔中据。
缅怀古昔人,树此历千祀。
既捐孤生悲,永谢秦封事。
渊藏琥珀深,阴连女萝翳。
顾余丘壑姿,偃蹇惭肖似。
愿言结绸缪,重申后雕志。
【注释】
“怪松”:指松树。“矫飞腾”:形容松树挺拔向上,姿态优美。“诡异献百伎”:比喻松树生长在山野之中,形态各异,有的姿态威武刚劲,有的枝叶繁茂,有的苍劲有力,千姿百态,犹如百种技艺表演。“遗落此空山”:指松树虽生长于山中,却不受尘世污染。“阅世几兴替”:松树经历了世间的兴衰更替,依然坚韧不拔。“陈人坟”:指古时候的人已长眠于地下,松树却依然屹立不倒。“岁月不可记”:岁月无情地流逝,但松树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位置。“高标拉苍旻”:松树的高耸入云,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卑枝插黄地”:松树虽然低矮,但其枝条依然翠绿,与黄色的土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横梁驾春霓”:松树的树枝像彩虹一样绚丽多彩,为天空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或洞豁双柱”:有时,松树的两棵树之间形成一个大洞穴,如同双柱支撑着天空。“宛辟仙人扉”:松树宛如仙人的门扉,引人进入神秘的境界。“抟斗潜虬戏”:有时,松树的枝干上仿佛有龙在游动嬉戏一般。“龙骨蜕□岈”:有时,从松树的根部可以观察到古老的化石,如龙骨等,这些化石见证了大自然的沧桑巨变。“霜剥蛇鳞碎”:冬季时,松树的叶子脱落,留下一片片晶莹剔透的霜冻痕迹,就像蛇鳞一样破碎。“盘拿攫风云”:有时,风起时松树的枝条在空中盘旋、摇曳,仿佛抓住了风云变幻。“屈曲孰陶铸”:这些曲折多变的自然景观,让人不禁感叹造物者的伟大。“朗月堕天风”:月光从天空洒下,照亮了大地,松树在这皎洁的月光下显得更加高大挺拔。“明珠颔中据”:明月高悬,松树的树干如同一颗明珠般璀璨夺目。“缅怀古昔人”:怀念那些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故事和传说。“树此历千祀”:在这里种植松树已有千年的历史,见证了许多变迁。“既捐孤生悲”:虽然自己已经孤独地生长在这里,但并不感到悲伤,因为它见证了太多的往事。“永谢秦封事”:永远不再受到秦代统治者的关注和束缚,能够自由自在地生长在这里。“渊藏琥珀深”:这里的水源富含矿物质,水中含有许多珍贵的矿物元素。“阴连女萝翳”:周围环境幽静,生长着茂盛的女萝草。“顾余丘壑姿”:回顾自己生长在山水间的形态,它显得高峻而雄伟。“偃蹇惭肖似”:自愧不如松树那样高耸入云,但仍努力保持自己的风采。“愿言结绸缪”:希望与松树结为朋友,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重申后雕志”:再次强调自己的决心,要像雕刻一样坚定自己的意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通过描绘怪松的特点,表达了对松树的赞美之情。
首句“怪松矫飞腾”,直接点题,描绘出松树挺拔向上、姿态优美的形象。接着以“诡异献百伎”来形容松树的生长状态,生动地描绘出松树在山野中的不同面貌。
第二句“遗落此空山,阅世几兴替”,进一步描绘了松树与世隔绝的状态。尽管身处山野之中,但松树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坚强。
诗人用“下有陈人坟,岁月不可记”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对松树的影响。然而即便如此,松树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位置,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气质。
诗人通过“高标拉苍旻,卑枝插黄地”等诗句,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壮丽景象。这些景象与诗人心中的豪情壮志相互呼应,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独立的向往。
最后两句:“缅怀古昔人,树此历千祀”,诗人将目光投向了古代的人们。他怀念那些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们,同时也感慨自己能够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生活至今。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怪松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豪放洒脱的风格,展现了他对于自由和独立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