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臣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戈船一片压江流”:“戈船”指的是战船,而“压江流”形容战船排开江水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壮观和紧张的气氛。 2. “候晓乘风怏远游”:“待天亮时乘风快游”,描绘了士兵们准备在清晨出发的情景。这里的“快游”表达了出征前的期待和喜悦。 3. “古戍荻花千浦月”:“古戍”(古老的边关)和“荻花”都带有历史的沧桑感,而“千浦月”则增加了月光洒在江面上的宁静美。 4.
【注释】 孤城:指睦州。翠微间:翠微山上,山在城之东,故称。九叠屏风:指山的南坡有九叠岩,岩石如屏风一般排列,所以称为屏风山。戴村:在城南一里。秋空:天幕。严濑:严陵峡。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从睦州(今安徽歙县)赴严陵县(今属浙江桐庐)的途中。 首句写睦州四周青山环抱,全城的景色都掩映在苍翠的山色之中;二句写睦州的九叠屏风山,它像一座屏风围绕着整个县城,把城裹的景象尽收眼底
这首诗是顾仲方在园中留别同张玄超、莫云卿和殷无美的。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片帆东去水溶溶,敝尽春袍忆旧冬。 - 片帆:形容船小帆小。 - 溶溶:形容水面波纹荡漾。 - 敝尽春袍:意思是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完,表示季节的变换。 - 忆旧冬:回忆过去的冬天。 2. 知己天涯几行泪,邻僧江上数声钟。 - 知己:知心的朋友或亲密的人。 - 天涯:指远方。 - 几行泪:表示眼泪流了很多。 -
注释: 连臂歌残杨白花,恨它飞去向天涯。飘零几处王孙路,惆怅无人帝子家。 小雨旗亭沾马湿,夕阳江郭送帆斜。楼台侧畔休穿过,粘着蛛丝空怨嗟。 译文: 杨柳树的白花随风起舞,歌声也随风飘散,但最终落得被风吹走的命运,它们飞到遥远的天涯。 这些花儿飘散在四处,那些曾经的游子(王孙)们无处安身,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惆怅。 雨打旗亭,马被淋湿了,夕阳下江边的城郭,送行的船只正驶向远方。 楼台旁边不要随便穿行
【注释】 双塔:指苏州城外的虎丘塔和云岩寺塔,两塔相望。长年(长亭):指古时送别之地或饯行之所。门口移日:形容太阳从门外移到了天边。 “不因沽酒系柴门”,意思是说没有因为要沽酒而将柴门系住。“知汝飘零恋故园”,意思是说知道您漂泊在外而怀念家乡。“水阔天高三泖路,青林白屋五家村”,意思是说水面宽广天空高远是昆山的三泖路,郁郁青青的树林、白墙黑瓦的村庄点缀其间。 “啼莺出树偏求友,老竹穿篱故引孙”
己未上巳临顾四舍人曲水 我本兰亭旧主人,东吴曲水借青春。 临文亦自悲今昔,把酒何须问主宾。 风动花枝山袅袅,日蒸云气水粼粼。 石前箕踞披青发,一笑明朝迹已陈。 注释: 1. 己未:指的是具体的日期,己为天干第六位,未为地支第二位,因此是己未年。 2. 上巳:古代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人们会在这一天到郊外去踏青、游玩。 3. 曲水:指曲折的水道,古代的一种游乐方式
注释: 1. 三神山远不能寻,惟有洛伽名古今。 - 三神山:传说中的三座仙山,位于蓬莱、方丈和瀛洲。 - 远不能寻:无法探寻。 - 惟有洛伽名古今:只有洛伽山的名字历经古今,被传颂至今。 2. 万里扶桑开四照,九天灵鹫削孤岑。 - 万里扶桑:神话中的东方大岛,象征着太阳。 - 开四照:阳光照耀四方。 - 九天灵鹫:天空中飞翔的神兽,象征着佛教。 - 削孤岑:削去孤独的山峰。 3. 一枝鹦鹉多饶舌
诗句:郡西流水石为塘,塘上青山是北邙。 译文:郡西有条小河流经,河边的石头砌成池塘,池塘上的青翠山峰是北邙山。 注释:郡指代某个地方的行政中心,郡西是指这个地方的西边,流水指的是一条河流,石为塘指的是用石头砌成的池塘,塘上指的是池塘上面,青山指的是远处的青色山峦,是北邙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今古浮云亦自怜,中原搔首望祁连。 长城北绕千秋塞,大夏西开万里天。 碣石宫前盐作海,玉门关外酒为泉。 秦皇汉武原英杰,莫道年年但戍边。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明臣的《搔首》中的第二句和第三句,通过描绘长城、大夏等历史遗迹,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变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如秦皇、汉武的怀念之情,强调了戍边将士的辛劳与牺牲
江上 林间江上绝风尘,自向支离笑此身。 坐石任他苍藓涴,闭门只许白云邻。 一枝秋色聊当座,万里青山不寄人。 管领沧洲闲日月,杖藜高过小乌巾。 译文: 在江边的树林里,没有受到任何污染,可以自由地欣赏自然之美。我独自坐在石头上,任凭青苔覆盖,也不在意。我只允许白云陪伴着我,其他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秋天的一树秋色,虽然很美,但也只能暂时坐在这棵树下。因为我知道,远方有万里的青山,那才是我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