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芳
【注释】 1.小葺檀园:在檀园小筑。檀园:即檀林园,作者的别墅名。2.次韵言怀:作诗以表达情怀。3.短筑墙垣仅及肩:指建了围墙的庭院只有肩膀高。4.多穿涧壑注流泉:指在院内凿山引涧,水声潺潺。5.苍翠:指树木青葱茂盛。6.清泠:指水流清凉。7.世欲何求休汗漫:世上的欲望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8.我真可贵且周旋:我真正值得珍贵,就应与世俗周旋。9.莲社:指佛家净土宗僧人聚会的场所。10.不居山俗已捐
【注释】 伯氏有作次韵再呈诸兄:这是王禹偁为酬答其兄王禹偁的一首诗而写的。“次韵”,即依原诗的韵脚,用同韵字押韵的诗。王禹偁与兄王禹偁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经常相互唱和,此诗是应其兄之请而作。 床头瓮(wēnɡ)满不须赊(shē),池上秋凉尚有花。 数亩当风槛(jiàn)绿,三间新带月廊斜(xiá)。 清言吾辈还多味(fǔ),高枕从来便是家(jiā)。 莫怪相邀仍简略(jiǎn)
破衲蒲团只一肩,饥寻芋栗渴求泉。 的无长物为吾累,岂有玄机在汝边。 注释: - 破衲蒲团:破旧的僧衣和蒲团(佛教修行时坐卧用的垫子)。 - 饥寻芋栗:饿了就寻找芋头和栗子。 - 渴求泉:渴望泉水。 - 的无长物:没有多余的财物。 - 为吾累:成为我的累赘。 - 岂有玄机在汝边:哪有玄妙的道理在你身边? 译文: 破旧的僧衣和蒲团只有一件,饥饿时我就寻找芋头和栗子渴望得到泉水。我没有多余的财物
注释: 1. 少壮轻抛岁月赊:少年时我轻视时间,认为岁月可以随意丢弃。 2. 老来那复恋空华:到了晚年,我已经不留恋那些虚无的名利和繁华。 3. 逢场已觉童心尽:在各种场合中,我已感到童年的纯真已经消失殆尽。 4. 揽辔其如急景斜:手握缰绳,却感觉时光如同斜阳一样迅速流逝。 5. 不向竿头思进步:不再追求功名利禄,不再追求更高的境界。 6. 何时浪子得归家:何时才能像浪子一样找到自己的归宿? 7
秋日卧痾西音以诗枉讯次答其一 秋来怀抱向谁开,三径虽成任草莱。 短发欲梳因病废,新诗一笑为君回。 庭空始觉风生树,石润偏怜雨上苔。 迟暮年光悲转促,渐看林叶变条枚。 注释: ①秋日卧痾:秋日生病卧病在床。 ②向谁开:向谁敞开胸怀。 ③三径虽成任草莱:虽然有三条小路(通向隐者居所)已经修整好,但任凭野草丛生。 ④短发欲梳因病废:头发稀疏的人想梳理一下,因为生病而没有做到。 ⑤新诗:指作者的新作诗。
【注释】: ①高斋:高雅的书斋。夏木:夏天的树木,指书斋内的花草树木。扶疏:茂盛的样子。阁:房屋的楼台。悬花:悬挂的花。沼:池塘。泛:浮起。蕖(chú):荷花。窈窕:幽深的样子。一丘:一丘之地。庾(yǔ)赋:晋代庾亮作有《扬都赋》,这里借指文章。萧闲:清闲自在。潘居:潘岳隐居在洛阳时,筑室于金谷涧之侧,号为“潘郎”,这里以潘岳自喻。千秋:一千年。鸟迹:传说中有神鸟凤凰来仪,故有“鸟迹”。奇字
柴扉寂寞枕江开,久拟逃名学老莱。 白发经秋看更短,衰颜得酒怪能回。 为台欲待生新月,扫径仍教护旧苔。 老觉耽诗终漫兴,故人才或似邹枚。 注释: 1. 柴扉寂寞枕江开:柴门(简陋的住所)显得孤寂而安静,仿佛只有江水相伴。 2. 久拟逃名学老莱:我长久以来就计划着逃离世俗,效仿老子和庄子那样隐退的生活。 3. 白发经秋看更短: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头发已经白了,但似乎更加稀疏了。 4.
来去溪山似送迎,扪崖越壑践榛荆。 为参知识求心要,岂爱幽闲助道情。 夜后溪声连屋动,晓来山气卷帘清。 方知不用从师觅,悔作盲人怅怅行。 注释: 1. 来去溪山似送迎:意思是说,无论是来到还是离开,溪山都像是在迎接或送别我。 2. 扪崖越壑践榛荆:意味着我在攀登悬崖峭壁,越过山沟,踩着荆棘,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之上。 3. 为参知识求心要:意为我是为了寻求内心的知识而行动。 4. 岂爱幽闲助道情
诗句原文: 吴江木落月初圆,仙吏冲寒到日边。 天远云端看去舄,春浓花里望回船。 垂裳快见龙飞会,肯构新瞻鸟革前。 自愧无能偕奏计,莫言中野有遗贤。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在吴江地区,树木落叶之后,月亮变得圆满如镜。此时,仙官冒着寒冷来到京城。远远望去,天空似乎连接着云端;走近看时,脚下的大地又像是一片花海。仙官穿着官袍,如同飞翔的龙,他的眼神坚定,仿佛一只展翅高飞的鸟儿。我深感自己能力有限
再赠夏华甫 幽居非郭亦非村,独木为桥槿作垣。 已构虚亭延夏爽,又开曲室纳冬暄。 栽花未长先成径,喂鹤防饥不出门。 囊底欲空尊自满,贫能似尔复何言。 注释: 1. 幽居:隐居的地方。 2. 郭(guō):外城。 3. 村:乡村。 4. 独木为桥:用一根木头做成的桥。 5. 槿(jǐn):一种植物名,也用作篱笆。 6. 虚亭:空着的亭子。 7. 曲室:弯曲的小房间。 8. 栽花:种植花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