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芳
读书仲和郊居寄怀孺谷 相对忽相忆,春山不见君。 飞花何太急,啼鸟故成群。 癖似嵇生懒,知惭鲍叔勤。 昔年题壁处,寥落隔松云。 注释: - 相对忽相忆:忽然感到彼此的思念。 - 春山不见君:春天的山峦中看不到你的身影。 - 飞花何太急:形容春天的花瓣飘落得太急促了。 - 啼鸟故成群:因为鸟儿们知道春天来临而聚集在一起。 - 癖似嵇生懒:我像嵇康那样喜欢悠闲自在的生活。 - 知惭鲍叔勤
九日风雨泛舟石湖 客思逢重九,来寻雨外山。 未能凌绝顶,聊共泊西湾。 译文: 在重阳节这一天,我独自来到石湖,寻找那被风雨遮蔽的高山。 我没有登上山顶,只与朋友们一起在西边的港湾里停歇。 茶磨风吹起风烟,薇村木叶已经斑驳。 谁说我喝酒会落帽呢?如果不能醉倒的话,我就空手而还。 注释: 1.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称为“重九”。因为《易经》中把重阳视为阳数之极
【注释】: 我怀洞庭月,欲醉莫釐峰。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莫釐(liè):山名,在今安徽省黄山市境内。 幽意久不惬,高人今乍逢。 幽意:深意、高情。 高人:指高尚的人,这里指诗人的朋友葛洪。乍:突然、不久。 新诗正堪把,归棹阻相从。 新诗:指新作的诗歌。 把:持、持着。 棹:船桨。 却羡秋山下,丹黄已万重。 却羡:反悔、羡慕。 秋山:秋天的山。 丹黄:这里指丹砂,一种矿物质
李流芳的《送龚三仲和就试白下(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 最爱清凉寺:表达了对清凉寺的喜爱,清凉寺可能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方。 - 朱门绿树开:朱门指的是红色的门,绿树则是指郁郁葱葱的树木,这里的朱门绿树开形象地描绘了寺庙周围景色的生机与活力。 - 晚风齐策蹇
【注释】: 1.送龚三仲和就试白下:送友人龚三仲参加在白下(今南京)的考试。 2.子白门去:指友人即将离开白门(南京)。 3.因之感旧游:因此感慨自己对过去在白门的回忆。 4.挂帆江月晓:船挂着帆在江面上,天刚破晓时。 5.问寺竹风秋:向寺庙中的竹子询问秋风的声音。 6.藜杖台前路:拿着藜草做成的拐棍走在台前的道路上。 7.红妆水面楼:红色的装饰在水面上的楼阁。 8.风流知好在:风流潇洒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漠漠黄河岸,荒荒落日风。” - 注释:漠漠形容黄河水波渺远,荒凉的黄河岸上,夕阳缓缓下沉。 - 译文:黄河之水浩渺无边,荒废的黄河岸旁,夕阳在慢慢落下。 第二句:“乡关雁影外,客路水声中。” - 注释:乡关即家乡,这里指代远方;雁影指的是大雁南飞的景象,暗示诗人远离故乡;水声则是指河流的流水声。 - 译文:在雁影之外,是我遥远的家乡;在客旅的道路上
【注释】: 1. 送龚三仲和就试白下:送龚三仲参加科举考试,赴任白下(今南京)。2. 其三:本诗是组诗中的第三首。3. 山风想对床:山风吹来,想起和龚三仲共枕而卧的床铺。4. 相看愁去住:你看我,我看你,愁的是不知你去哪里住好。5. 岂敢问行藏:哪里敢问你的行踪和居所。6. 卤莽吾犹遇:虽然鲁莽地遇到你,但我仍然感激。7. 飞腾子讵量:飞黄腾达的人哪能衡量我的才能?8. 烟寒郭台畔
黄河九日寄怀家中兄弟 其一 去年重阳,石湖风雨,我与家人共度佳节。 屈指算来,登高之期已久,三年未见同庆。 遥思远方,心系亲人,书信飘零如蓬草。 阿娘秋园里,菊花盛开,萸酒微红,应是思念之情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时与家人在石湖共度佳节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石湖的景色、风雨天气,以及家人的相聚,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感伤的氛围。同时
黄河九日寄怀家中兄弟 其二 江路寒仍晚,重阳候未回。 遥知新酒熟,不待菊花开。 郊北秋宜眺,村东客好来。 河流向天际,难觅一登台。 注释: 1. 江路寒仍晚:江路依然寒冷,天色已晚。 2. 重阳候未回:重阳节的使者还没有回来。 3. 遥知新酒熟:远远地知道新酿的酒已经熟了。 4. 不待菊花开:不需要等到菊花开放了。 5. 郊北秋宜眺:在郊外北边秋天适合远眺。 6. 村东客好来
【注释】 明月:指月亮。黄河:黄河在夜晚的景色,用"夜泊"来表达。 寒沙:指沙滩上的沙粒很冷。似战场:好像一片战场。 奔流聒:形容大江大河奔腾的声音。 平野:平坦的原野。到:到达。天荒:天空苍茫无际。 吴会:今江苏省苏州市。日以远:天天越来越远。 燕台:即燕然山,今内蒙古自治区杭爱山区北端。路正长:路程很长。 男儿久为客:长期在外做客,不能回去。 【赏析】 《黄河》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