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芳
【注释】 辞:离开。两见:指两次分别时。兀兀:形容孤独的样子。闸河:即拦河,在河上设置障碍物,以便船只过河。幸:希望。伸钩:用长竿去取鱼。拟:像……一样。 【赏析】 “辞家两见月,兀兀闸河边。” “辞家”是离开家乡,“两见月”是说离家已经两次了,“兀兀”是孤单的意思。闸是水坝,用来拦截河流的水流。“闸河”,就是拦河,用船在河道中航行,必须经过拦河,才能到达对岸。 “长路难计日,逆流如上天”。
【注释】 推篷残卷后,秋爽正相宜。 推篷:推开船篷以透气;残卷:指未读完的书;秋爽:秋天的凉爽气候,指天气好的时候。 饭燥香粳钵,羹匀玉糁匙。 饭燥:粥干了;粳:粳米;羹:用肉、菜等熬成的汤;玉糁:即玉糁羹,一种用豆沙做成的点心;匙:舀食物用的器具。 饱餐无一事,翻忆在家时。 饱餐:吃饱了;无事:没有事情可做;翻忆:回忆。 多少风尘子,天涯长苦饥。 风尘子:受尽风尘之苦的人;天涯
【注释】 任城:指山东济宁县,任城为古地名。家报:家中来信。述怀:写诗抒发情怀。 兹:这。偶然:没有预料之中。 为贫无不可:为了贫穷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患得(dé):贪欲。争先:争着向前。 沟壑(hè):山间溪流。吾生事:我的生活琐事。 箪瓢(dān piáo):古代用竹子做的盛饭器和用葫芦做成的盛酒器。可送年:可以度过一生。 寥寥:稀少的样子。故人意:老朋友的心情。三复:再三诵读。 【赏析】
【赏析】 《南池》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一首诗,写于天宝年间。诗中描写了游任城南池所见景物,并暗含伤乱之思。 首句“尘土经时面”,写南池的荒凉。“尘土”即尘埃,指池水已久不流动,污浊不堪。这一句点题,为全诗定调。 次句“南池一豁然”,写南池的开阔。南池经过长时间的淤塞,变得开阔起来。这句与首句呼应,进一步写出了南池的变化。 第三联“城孤朱阁外”、“亭小绿荷前”,写池边景色
【注释】 闻道家乡水,秋来又杀禾:听说家乡水灾严重,秋季来临了,稻谷被淹死很多。 正愁生计少,其奈荐饥何:正当为生计发愁的时候,又遇上饥荒。 阿母厨中意,贤兄柱下歌: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哥哥在院子里唱歌。 天涯一回首,不敢畏风波:遥望远方,回头时,不敢面对风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任城赴京后所作。诗的首联点出“家”的主题,“秋”则暗示“家”已久别。第二联以“又”字领起
【注释】 太白楼:李白曾在此楼上作过一首诗,即《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斯人不可作:指李白。斯人,这里指李白的化身。作,是动词,“写”的意思。秋望转苍苍:秋日登楼远望,景色十分苍茫。济水:黄河支流。东流直:指河水东流,一泻千里,势如利剑。梁山:在今河南开封县西。北去荒:指梁山一带荒凉冷落。千年同客路:指与李白一样,一生漂泊,没有固定的归宿。一盏即吾乡:一杯酒下肚,便是故乡了。一盏,指酒杯。 【赏析】
诗句原文: 对酒半轮月,随舟两岸山。 碧潭寒见底,怪石巧当湾。 译文与赏析: 在明月的映照下,我举杯对饮,感受着江上的清凉。随着船行,两岸的山峰如画般展现在我的眼前。碧绿的水面清澈见底,奇特的岩石形状恰似天然形成的港湾。 注释与关键词解释: 1. 对酒:指手持酒杯,准备饮酒。 2. 半轮月:月亮的一半,形容月亮挂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大小。 3. 随舟:随着船只行驶。 4. 两岸山
移船进入荷池和小孟阳、方回一起小酌。 在风平浪静的池塘里,我驾驶着小船,悠闲自在地划桨。 荷叶与遥远的山色连成一片碧绿,花儿被晚照映得一片通红。 衣襟上还飘荡着我身上散发出来的清香,楼阁高耸入云,宛如虚空一般。 渐渐地感觉离尘世越来越远,来到了一个清净的世界。 【译文】 把船开到荷塘里和孟阳、方回一起泛舟小憩。 微风吹来水面波纹荡漾,小船悠然荡漾。 荷叶随风轻轻摇曳,远处的山色也变得翠绿。
清渊逢乡人南还 君整南归棹,予随北上船。 他乡一相见,故里色依然。 只觉还家好,都忘失意怜。 平安仗传语,早晚下江天。 注释: 1. 君整南归棹:您整理好南归的船只。 2. 予随北上船:我随着北上的船。 3. 他乡一相见:在异乡重逢。 4. 故里色依然:故乡的景色依然如故。 5. 只觉还家好:只觉得回家真好。 6. 都忘失意怜:全都忘了失意和痛苦。 7. 平安仗传语:请替我向平安捎口信。 8.
荆门舟中见菊偶成 江路重阳月,荒城菊未花。 一枝今始见,小摘向人夸。 研水添生意,乡心对物华。 遥怜开烂漫,浊酒过邻家。 译文: 在江路上,我在重阳节的月光下看到了这朵菊花。它生长在一座荒废的城楼里,还没有开花。但是,现在终于见到了一朵,我忍不住把它采摘下来,向人们炫耀。我用研好的水来浸泡它,让它更加生机勃勃。我的乡愁与这片美景相伴,我看着它盛开,心中充满了喜悦。我远远地欣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