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阿县旧县城的村西梨树下小饮的情景。首先,诗人被山色所吸引,知道自己正在前往东阿的路上。因此,他不想驱车前行,而是希望能在这里稍作停留。 诗人描述了旧县的村落景色,下车时天色还未傍晚。青山环绕村庄,桃梨树木也随处可见。花光与山气相映成趣,仿佛春风轻抚,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诗人曾经喜欢岑参、杜甫等人的诗句,他们的作品都以描写春天的美景著称。然而
诗句释义: 1. 呆僧崖 - 指的是某个地方,特指“呆僧”居住的地方。 2. 昔有呆僧住 - 过去有一个呆滞的僧人曾经居住在这里。 3. 石上松萧疏,草间虎来去 - 描述的是山岩上的松树显得稀疏,草丛中有老虎出没。 4. 香积饭一投,衲衣酒常污 - 形容僧人在吃香积饭后将衣服弄脏,饮酒后也总是被污渍所困扰。 5. 垢净了无取,何处得恐怖 - 指出所有的污垢最终都清理干净,没有可以恐惧的东西。 6
自我别离西湖,已经过去一年了。 就像心念某人,一见真可喜。 老朋友知道我的癖好,把我安置在他们家中。 精心策划云山,恣情追逐烟水。 昨夜停泊湖中心,清月照耀着湖面。 今天向南屏山,残余霞光初敛。 城头上太阳即将升起,山腰上雾气还未散去。 忽然飞来的雨点降临,烟云相间曲折绵延。 遥望山峰正被一抹,长林如洗涤般清明。 坐在这里觉得雷峰塔消失了,已惊叹皋亭山紫气东来。 突然之间,日暮之间,变化如此纷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题画诗,描绘了燕子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与朋友王平仲的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我爱燕子矶,怪石吞江势。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燕子矶的喜爱之情,他用“怪石”来描绘燕子矶的特点,给人一种奇特而壮观的感觉。 昔与伯子偕,蹇驴冲晓至。 这句诗回忆了诗人与朋友王平仲一同前往燕子矶的情景。他们骑着蹇驴,在清晨的阳光中出发,开始了一段美好的旅程。 出山月隐林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写蕉林,次句写风雪。“蕉阴六月中”与“夜半月下时”对读,可知蕉林在夏月,风雪在夜晚;“风前飒萧爽”与“寒风起萧瑟”对读,则可知道这是在六月中风前飒爽的夜晚;“夜半孤梦回,时作山雪想”与“夜半梦归山”对读,可知是在梦中回到了山上;“冬寒雪片深,敲窗得清响。”与“春暖雪初融,敲窗有微音”对读,可知是在冬天的寒夜里。 “庭空碧叶尽,幽意犹恍惚”,这两句是说:庭院里的碧叶已尽
【注释】: 1. 参夜台:指参加丧礼。 2. 十年:指过去十年间。 3. 何来不了师:意谓没有遇到什么高深莫测的师父。了师,高明的老师。 4. 洒然:悠然自得的样子。 5. 衣钵:佛家语,和尚传戒受业时,师傅把袈裟和法器等传给弟子,弟子则继承其衣钵,表示正式受业。 6. 杏花里:即“杏花村”,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 7. 烂葛藤:喻人世纷扰、世事如葛藤缠绕难解,比喻世事复杂,难以解脱。 8.
灵鹫看红叶期沈无回不至同吴伯霖邹孟阳方回严印持闻子与小饮冷泉亭解后邵古庵江邦申分韵得山字 注释: 1. 灵鹫看红叶:在灵鹫山上观赏红叶。灵鹫山:山名。 2. 期沈无回:期望沈无回能到来。 3. 不至同吴伯霖邹孟阳方回严印持闻子与:未能如愿,与吴伯霖、邹孟阳、方回、严印持等一起喝酒。 4. 解后:酒宴结束后。 5. 小饮冷泉亭:在冷泉亭边小酌。冷泉亭:古代亭榭名,位于灵隐寺内。 6. 解后邵古庵
【注释】 自齐云乘筏至落石台留宿:从齐云乘筏到落石台下留宿。 五里十亭子:走五里路,有十个亭子。 下山忘险艰:下山时忘记了山路的危险和艰难。 爱此溪山晴:喜欢这里的溪水山色晴朗。 故作乘筏还:故意装作乘筏回。 寒沙束回湍:寒冷的沙子把急流束住了。 下见文石斑:往下看去,发现文石上带有斑纹。 旭日来映之:早上的阳光照射着它。 浮动水石间:在水与石之间浮动。 吾徒二三子:我和我的几个同伴。
丰干寄怀戴天卿 我昨夜经过隆阜山,询问你的名字人们不认识。 见到你因为我的朋友,握住我的手便彼此亲近。 嗟叹我经历了许多世事,眼睛已因年老而发青变白。 像你这样与众不同,肝肠映照你的颜色。 我从齐云山回来,喜欢欣赏落石的风景。 僧人的厨房炊烟不升,溪边学着闭息静坐。 顷刻间千村都变得素净,山岩间仍然留着半边的黑。 在清澈景致中发出一声长啸,酒量大到不能抑制喉中的呼喊。 飞书信去告诉子
【诗句解读】 1. 十年梦白岳,今日始一至。 2. 落日扪天门,寒风起楠树。 3. 怪石摩空立,峥嵘有落势。 4. 巨灵亦何意,造物恶琐碎。 5. 辟此伟丽观,使我心魂悸。 6. 白云千山来,遥空疑海气。 7. 当杯月在酒,清景不可醉。 【译文】 十年前曾梦见巍峨的白岳山,今天终于亲眼目睹。 夕阳西下时攀上山峰的门户,凛冽的寒风从楠树上吹过。 奇形怪状的山峰矗立在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