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燕子矶,怪石吞江势。
昔与伯子偕,蹇驴冲晓至。
出山月隐林,到门松映寺。
陟巅揽萧旷,寻径造幽袐。
崩岩讶天开,飞阁疑鬼峙。
兹游屡入梦,蹉跎杳难继。
犹忆风雨过,江急布帆驶。
丹壁照眼来,突兀使我醉。
推篷一绝叫,咫尺不得济。
君行到白门,胜地夸此最。
矶下有洞天,王李曾小憩。
相与歌蜀道,江声不敢沸。
君其往酬之,为我通此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题画诗,描绘了燕子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与朋友王平仲的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我爱燕子矶,怪石吞江势。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燕子矶的喜爱之情,他用“怪石”来描绘燕子矶的特点,给人一种奇特而壮观的感觉。
昔与伯子偕,蹇驴冲晓至。
这句诗回忆了诗人与朋友王平仲一同前往燕子矶的情景。他们骑着蹇驴,在清晨的阳光中出发,开始了一段美好的旅程。
出山月隐林,到门松映寺。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离开燕子矶时的景象。他看到月亮从山林间升起,穿过树林后消失在天空中;而当他来到家门口时,松树的影子映照在寺庙上,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陟巅揽萧旷,寻径造幽袐。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登上山峰之后的感受。他站在高处俯瞰四周,感受到了自然的广阔和壮丽;同时他也在一条隐秘的小径上探索,寻找着更深处的秘密和美景。
崩岩讶天开,飞阁疑鬼峙。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燕子矶看到的景象。他看到了崩塌的岩石和飞阁,仿佛它们是从天而降的一样;而他又怀疑这些建筑物是从鬼怪那里来的,给人一种神秘而奇幻的感觉。
兹游屡入梦,蹉跎杳难继。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燕子矶的思念之情。他曾经多次梦见自己来到了燕子矶,但每次都因为时间太晚了而无法继续停留;这种遗憾让他感到非常失落。
犹忆风雨过,江急布帆驶。
这句诗回忆起了诗人曾在燕子矶度过风雨的日子。那时江水湍急,风大雨大,但他依然乘着布帆前行,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丹壁照眼来,突兀使我醉。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看到燕子矶上的丹壁时的感受。那红色的墙壁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令人眼花缭乱;而当它突然出现在诗人面前时,又让诗人感到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推篷一绝叫,咫尺不得济。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燕子矶的向往之情。他想要推开船篷一探究竟,但却觉得距离太过遥远,无法接近;这既是一种遗憾也充满了无奈。
君行到白门,胜地夸此最。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王平仲的祝愿。他希望他们一起前往燕子矶游玩,欣赏那里的美景并留下美好的回忆。
矶下有洞天,王李曾小憩。
这句诗描述了燕子矶下面的一个洞穴。据说王李两位古人曾在这个洞穴中休息过,给这个地方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相与歌蜀道,江声不敢沸。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们在燕子矶附近的山水之间畅谈的场景。他们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景色,一边唱歌吟诗,共同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和韵律。然而,尽管他们尽情享受着这段时光,但他们却不敢让江水的声音变得过于沸腾;这是对他们谨慎行为的一种体现。
君其往酬之,为我通此意。
这句诗则是诗人对朋友王平仲的期望和祝福。他希望王平仲能够去燕子矶游玩并欣赏那里的美景;同时他也希望王平仲能够传达自己的心意给他们听,让他们能够相互了解和支持彼此的生活与创作。